美文网首页投资理财理财投资
一个投资初学者的总结

一个投资初学者的总结

作者: jack_hw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22:25 被阅读8次

        我学习投资是从去年(2017年)6月份开始的,当时在喜马拉雅上偶然听到一档讲解指数基金的节目,觉得挺有意思,于是从指数基金起步开始研究投资。一年下来战绩不怎么样,美股收益10%,A股收益-10%,应该也算是棵典型的“韭菜”,唯一可安慰的是今年以来在习大大的英明领导下,我大A股也跌去了30%,如此算来我还跑赢指数20%。

        在此也记录一下自己摸索的过程,算是这一段时间的总结。

    一、投资的几种尝试

        1.1 指数基金

        买入了几只指数基金,包括标普500,沪深300,创业板,德国DAX,还有一只追踪BATJ的中概股基金--中概互联。这种投资很分散,收益比较稳,也不用盯盘,每周看个大概就行了。但是时间长了会觉得没意思,没有体现出自己比别人聪明也就没有成就感。这真是难于克服的人性:人们总是过高估地计自己。

        1.2:技术分析

        8月份花了1个月研究技术分析,最终结论是这种方法不靠谱。我认为技术分析和炼金术非常类似,都是眼看着肉到嘴边吃不着。从15世纪到18世纪,无数的炼金术师致力于炼金,有很多人自认为已经和成功只有一线之隔,但最终没有一个人能跨过这一线。技术分析里充斥着各种混乱、语焉不详和因果颠倒,根本无法找到一定之规。股市是一个混沌系统,想用一个简单的范式来刻画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有这样一个范式,而发明他的人又不吝将其公开,那所有人都会使用它,最终大家都无法赚钱了。有人说技术分析在概率上是可以赚钱的,交易员如果坚定的交易纪律,长期看来是盈利的。我无法证伪这种说法,但同样也没有找到证实的证据。Livermore也许是个成功的例子,但只是个例,而且他最终的结局也是吞枪自杀,算不得真正的成功。

        1.3: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是通过计算机分析股票的走势,通过计算机完成交易。这方面我和一位同学探索了两个方向:

        A) 利用中农工建四大行的相关性进行交易。四大行的涨跌在一段时间内是趋同的,所以,当涨幅最小(下跌即涨幅为负)的股票与涨幅最大的股票涨幅差大于1%时,就卖出持仓的股票,买入涨幅低的。根据历史数据的回测,该策略是相当成功的,2007年到2017年十年的回测收益率达到了19100%。但当将该策略应用于实盘时,发现无法跟上行情的走势。当程序发现一只涨幅最低的股票时,要先卖出持仓的股票。卖出从挂单到成交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买入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很多情况下,这种策略是不能竞功的。

        B) 买入横盘一段时间,突然放量上涨的股票。程序每天开盘前,在A股所有股票中搜索横盘10天的股票,并判断昨天是否有成交量突然放大2倍以上,且涨幅超过一定阈值的股票。卖出时机为放量下跌,或者累计涨幅超过某一阈值。涨幅的阈值与市值有关,越大的市值该阈值越小。同时,加入了一定的基本面的参数,筛选掉基本面不好的垃圾股。该策略的历史数据回测显示其波动非常大,虽然调整过各种参数,但回测结果仍不理想,故最终放弃之。

        以上程序都是用python语言编写,在https://www.joinquant.com/ 进行回测。实盘使用的是python+银河证券的客户端。量化投资应该是有前途的,但模型肯定没这么简单,而且需要有高速的交易通道支撑。个人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现有的一些量化云平台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但要想做出一个能稳定盈利的量化模型,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 价值投资研究

        要研究价值投资,必先懂得商业的语言,这就是财务报表。透过财务报表冷冰冰的数字,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企业。我是从清华大学肖星教授的《财务分析与决策》入门的。肖教授这本书非常适合非财务专业的人士阅读。她的理念非常好:财务信息是用来决策的,我们将考察的重点放在财报上的数字背后代表着的经营活动,而不需要像会计一样去锱铢必较,陷入繁冗的会计计算中去。读完这本书,拿到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基本上半小时可以对这个公司的经营情况做一个大概的判断,避开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外行看公司会先看利润,殊不知利润这一指标是最容易被人操纵的。内行先看什么呢?看资产负债表。通过浏览资产负债表(英文balance sheet,我觉得"平衡表"这个字面翻译更贴切,因为平衡是资产和负债的核心),可以看清楚这个公司的资产构成是什么,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公司的钱是怎么花的等基本问题。如果常年负债率很高,或者多元化经营,又或者投资持续萎缩,基本上可以不用往下看了。读完一遍资产负债表,我的习惯是再读现金流量表。一个公司的利润可以通过调节甚至作假被调整的很高,但入手的净现金流却很难作假。通过比对现金流,可以判断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如果连续几年经营现金流为负,基本上也可以不用考虑了。最后看下利润表,主要是看ROE,增长率等指标。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之比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指示了企业利润的“含金量”。如果这个指标很低,说明大部分账面上的钱都没有收到,那就要考察应收账款、折旧等具体项目的情况了。

        以上只是初步筛选,当然还有更细致的考察要素。这方面进阶的书籍推荐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他的理念是“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这个理念非常之正确,尤其是在造假成风,监管有若无的中国。再一本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郭永清教授的《财报分析与股票估值》。此书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对股票进行估值,并辅以若干例子。DCF模型是巴菲特所推崇的估值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公司的价值等于该公司当前的自由现金加上未来公司存续期内的自由现金“折现”到当前的价值。关于DCF折现模型足可以写一篇长文,在此不赘述。我将此方法写成了python程序,用于快速估算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关于投资更进阶的书籍,推荐《股市真规则》,《如何选择成长股》和《战胜华尔街》。财务报表并不复杂,重要的是多应用多思考。

        通过考察财务报表,再加上DCF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2018年初我在A股筛选出几只股票并持仓。到目前(20181011)亏损约10%。考虑到上证指数从年初到现在跌去了约30%,这个成绩也勉强可以接受。所得的经验是DCF模型不能盲目信赖,即使留有20%左右的安全边际。原因有二:一是该模型对参数非常敏感。例如折现率设置为8%和9%,最终结果偏差20%都是正常的。而折现率、未来增长率这些参数是比较难估的准的。二是企业的发展速度太难估计。其实这才是真正考验投资水平的。投资大师不是拿着计算器按几下,或者写个程序就能判断出该投资哪家公司的。量化计算也只是用来筛选企业的。高水平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对行业、企业和企业领导团队的观察,能大致判断企业在未来几年的经营情况。即使是大师也只能对企业进行"毛估估"。模糊的正确总比精确的错误好。

    三、从价值投资说开去

        价值投资不仅是一种投资的方法论,还是一种持续学习的人生态度。特别是查理-芒格的思想体系对我影响很大。他提倡人要多学习一些思维模型,形成多元思维模型。他经常举的例子是铁锤人综合征的例子:手里拿着一把铁锤,看什么都是钉子。有了多元思维模型,就相当于手里多了几把工具,可以从不同视角审视问题,并将问题拆解成各个学科的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据说芒格所推荐的模型有几十个,目前我有学习到并且觉得比较有用的是复利模型、现金折现模型、概率模型和误判心理学模型。复利和现金折现模型非常简单,但却很容易被人忽略。比如在某公司给员工发奖金,方案A是价值500k,三年后可兑现。方案B是当年发放400k奖金。那么你应该选哪种方案?如果用折现模型思考这个问题,我会定一个折现率d,这个d必须大于等于无风险利率(一般可参看五年期国债利率),并参考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我自身理财的水平。公司经营状况越不稳定,d越高;我自身的理财水平越高,d也越高。假设取d=10%,那么当前的400k等于三年后的400k*1.1^3=532.4k,所以方案B当然优于方案A。误判心理学说,人类的心理中有一种“回馈倾向”,即别人给予你好处,你如果不回馈别人,会觉得不自在。这个心理倾向经常被推销员利用。例如超市里送试吃食品和推销员热情的提供各种小优惠,大部分人会感觉浑身不自在,于是倾向于购买。还有一种更常见的”过度乐观倾向“更是常见,最显见的例子就是买彩票。明明知道概率极低,购买者还是趋之若鹜,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运气会比别人好。

        受芒格的影响,自觉应该多了解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如果不了解历史,不对社会发展有个基本认识,那么很容易犯“这次不一样”的错误。近一年来阅读量增加了不少。总结一下一年多以来的看过的书单:

        投资类:《财务分析与决策》、《股市真规则》、《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怎样选择成长股》、《战胜华尔街》、《财报分析与股票估值》。

        人物、历史与经济类: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的自传。富兰克林在美国是圣人般的存在,说这本自传是美国精神的支柱也不为过。富兰克林的生命绽放的太精彩了,人类历史上很难找到这样的通才:他开办印刷厂和邮局,赚取大量财富;发明了避雷针,出版关于电的科学专著,成为皇家学会最活跃的会员之一;做过步兵上校在边疆抵御外敌;作为外交家为美国争取到法国的支持,最后还成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作为作家,从青年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其更自传和《穷理查年鉴》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在商业、科学、政治、经济领域都有如此建树的人,人类历史上还有第二位么?这本自传就是一个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写的很接地气,中间甚至还穿插着幽默的小段子。他还大大方方地将自己做的错事也曝光出来,例如对朋友的女友动手动脚,背弃自己的未婚妻等等,不像中国的一些名人传记,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自己则文过饰非。富兰克林从一个印刷工通过自己的奋斗、节俭和聪明才智成为巨富,兴办学校、图书馆,关注公益和民众福祉,这就是典型的“美国梦”。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中国的胡适也是实用主义者,但可惜其提倡的“容忍不同的声音”、“自由”是中共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胡适的思想在1949年后在大陆被不断打压,可惜!

        关于富兰克林的自传,会单独写一篇读书笔记

        《大癫狂》Charles Mackay,1841

        这本书写于19世纪,讲的是从中世纪到18世纪人类的各种“群体性失智”行为,包括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十字军东征、炼金术等。服从权威和从众心理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影响力》中给出了很多的例证),再加上一点恐惧,一点贪婪,一点愤怒,很容易引起一场“大癫狂”,恐怕社会即使发展到相当的一个高度,类似的现象也无法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远离,尽量避免群体癫狂的巨浪卷入到灾难中去。

        《枪炮、病菌与钢铁》Jared Diamond

        世界近代史为什么是西方文明主导的而不是其他文明?人类起源于非洲,在X-x万年前陆续拓展到欧洲、亚洲、美洲、澳洲。非洲对其他地方的人类有时间上的巨大领先优势,为什么不是非洲的人类骑着战马,手持钢刀与枪炮去征服其他大陆的人类?为什么皮亚罗率领几百人的部队就可以击溃几十万人的印加帝国?为什么中国从15世纪就开始远远落后于欧洲?进化论、基因学、化学、考古学、人类学、经济学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终于有人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了。

        总结一下作者的对西方文明为何领先的观点:

        1)各个大陆先天的地理、生物条件不平等。易于驯化的植物、动物集中于欧亚大陆,使欧洲、中东、中国这几个有物种优势的地区发展成为世界最早的粮食中心,并驯化出马、牛等大型动物作为畜力。食物的高产和畜力的使用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2)欧亚大陆是东西向,纬度变化较小,这使物种和技术传播变得容易。而非洲、美洲是南北向,且有山脉阻隔。

        3)由于驯化了一些大型动物,一些原本由牲畜携带的病菌产生变异而传染给了人类。再加上人口日益稠密,欧亚大陆上的传染病要比其他大陆要多,而且欧亚大陆人对这些病菌还产生了免疫力。当欧洲人入侵美洲时,95%以上的美洲原住民死于天花等传染病,因为他们没有免疫能力。

        4)欧洲在地理上被山脉、河流分割的支离破碎,所以政治上很难被统一。而中国中原地区沃野千里,没有山川阻隔,容易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治上的分裂在农业时代造成了欧洲的落后,可在大航海时代和工业时代这样需要创新、冒险的时代,却是一种优势。例如哥伦布的远航,在寻求葡萄牙、英国、法国的王室支持无果后,最终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得以成行;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在航海方面的政策从开放转向保守,最终完全实行海禁。欧洲的分裂还客观上造成了农民在一定程度上的人身自由,以及不同国家间科学技术的相互竞争;这在中国完全被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压制,皇帝并不关心生产效率的提高,银子不够花加税就可以了,毕竟他的子民跑不出中国。

        以上四点,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论据支撑。所有历史的直接原因,如果一步步推究其根本原因,都归于500万年前地球的环境。今天的世界格局仍然没有走出史前环境投下的长长的影子。

        《国富国穷》,David S. Landes,1998

        Jared Diamond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地理决定论者。地理决定论总有点让人觉得无力。我们可以给中华民族罗列出一个长长的优点清单,以此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但按照地理决定论,把中华民族放到非洲大陆去,并不能比非洲人做的更好。大自然就是不平等的。

        Landes的著作则更多地从直接原因解释历史---重点探讨了宗教、国家政策、民族性格在塑造历史中的作用。有些白人主义倾向,但他的著作陈述的都是客观事实。欧洲人做对了几件事,这是他们发家致富的直接原因:

        1,宗教改革。在此之前罗马教会是思想的权威。新教、清教等教派的兴起,使人民思想得到解放,自此形成了一种打破权威和垄断的意识。

        2,科学的思维和做事方法。强调观察、精密的实验主义大行其道。17世纪欧洲人就有了钟表、游标卡尺、显微镜等等精密的仪器。制造出这些物件,说明当时的欧洲有相当多的活动是被精密测量的。

        3,科学研究的常规化。17世纪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的交流已经被制度化。大学、学会在各个国家成立,有定期举行的学术会议,有专门刊发学术论文的期刊,学者的成就得到尊重。

        《影响力》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心理学著作。讲的是如何利用人类的心理定势给别人施加影响力,以及怎样“武装”自己对抗别人对你的“攻击”。查理芒格给作者赠送了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现在价值31万美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投资初学者的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f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