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孩子们上完钢琴课,走出来时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玩具,说是徐老师送的。我有点诧异,在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日子怎么会送礼物呢?
徐老师与我交流了一些课上的情况后,提起接下来两个月的上课问题。因为吉隆坡从明天开始启动第三次的“封城”,虽说暂定两个星期,但根据以往两次的“经验”来看,很有可能会持续一到两个月。所以下次什么时候上课,在我们七月回国之前还能不能上课,都是不得而知的问号。
聊着这个问题的同时,我心中慢慢升起了伤感,也明白了为何徐老师会送给孩子们礼物。原来,告别已经开始了。
几年前曾有部非常有名的电视剧,里面有一句话记忆尤深:告别要提前做,否则等到最后真正告别的时候,就没办法好好告别了。
也许早已订好行程,也许早已做好各种准备,但你却料想不到,告别也会毫无征兆地提前到来。我们以为与大多数人的告别在七月,谁曾想在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现实中,也许对有些人已经错过了告别的机会。
儿子跟徐老师说完再见时声音就已经变调,钻进车里更是低声啜泣起来,气氛一下低落到极点。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已经经历了无数的离别,已经能深深体会到有些再见便是再也不见。
每每踏上新的旅程,便是告别,与家园告别,与亲情告别,是不舍的告别。而每当踏上归家的路途,亦是一场告别,而且大多是永远的告别。长年的漂泊,家乡变得遥远而模糊,家乡成了远方。何处是家乡,何处是远方,早已模糊了概念。是的,千年前就有哲人告诉我们:吾心安处是吾乡。也许不要太执念于家乡的概念,方能缓解离别的情愁。
慢慢开始收拾行囊,慢慢开始整理心绪,慢慢开始跟身边的人道别。只有提前告别,才能好好告别。
人生又何不是一场告别?所有人的相遇,就像坐上人生的列车,不停地遇见,同时也不停地告别!或许,所有的遇见,都是为了最终的告别。所以从我们认识一个人的那一天开始,告别就已经开始了。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仪式。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目光交汇的刹那,很可能就是两个人的告别。与亲友的相处,亦是一天比一天接近离别。与路人相会时,那就尽量留下一抹笑意吧,因为这可能是你留给他的唯一的笑容。与身边人的相处,珍惜每一天吧,让每一天都成为“告别仪式”,紧紧的拥抱,尽情地表达爱意。这样当真正的告别来临时,也许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才能少留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