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发了个朋友圈,看上去应该非常焦虑。身边同事,朋友大多如此,每每如此,便忍不住想唠叨两句。
何苦执着于别人的执着,理应将大好的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同一件事物在每一个人的眼里,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更何况因为各自原有完全不问的认知,产生了对事物观察的完全不同的观察角度,以至于,他们所认为的“事实”也就完全不一样。正所谓知己难求。
首先,我们所看到的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世界。
就现代生理学而言,人类能够看到的,可见光从400--700波长范围。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外的所有的光,其实我们人类是看不到的,比如红外线和紫外线。首先可以确定,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是不完整的。

那么,我们所看得到的部分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我们是怎么看到这个世界的呢?首先物体反射光粒子,接着有些光粒子弹射到人眼视网膜上产生的生物电反馈至大脑产生的错觉。
简单推理下:我们只是与一个个光粒子触碰了,它不是颜色,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没有颜色的。我们所认为看到的世界不过是产生的电信号与大脑产生的错觉而已。
为什么我会认会认为它是有颜色的呢?那是因为人类在整个几百万年进化过程当中,为了生存,为了让人类能明显辨别各种各样的事物,尤其是辨别,危险的事物。基因在进化过程当中,在我们的整个身体系统当中突变出了一整套颜色认知系统,一个认知假象。以便于我们能够很明显的躲避一些危险的事物,比方说鲜艳的蛇,它就是有毒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所听到的是声波而非声音。我们听到的是声波与我们的耳膜触碰产生的生物电反馈至大脑,而产生的认知错觉。
味觉不过是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食物与我们的味蕾刺激产生的电信号反馈至大脑产生的错觉而已。

举个例子来讲:
金鱼在一个圆形的透明玻璃鱼缸里面生存了很多年,可简单想象一下它们一直所见的这个世界都是扭曲的,这个扭曲了的世界就是他们认为的世界的全部。只要他不离开这个透明的玻璃鱼缸,它们永远都不会发现外面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这就是错觉,这就是金鱼的执着。
亲爱的朋友,放下吧。何苦执念太深。永远放空自己,空着手往前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容的胸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放下,是如此优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