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诗经》

读《诗经》

作者: 记忆抽屉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10:55 被阅读0次

读《诗经》

《诗经》每个人都知道的,中学读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知道古时的官吏很坏,知道原来古人早就对当权者不满了,才晓得我们现在是有多幸福(选这篇进中学课文的目的);如果中学时老师讲这首时恰好翘课了,不怕,谈恋爱时总看过或听过琼瑶阿姨的“在水一方”吧,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曲在优美我们恋爱画面的同时,也在普及古典诗歌的。对自己文艺气质要求再高些的文艺青年,应该还读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吧。他们几乎就摸到《诗经》的美了。

这次完整通读《诗经》是第一次。为什么费劲去读,理由有下面这些:

对一些词语的来源感兴趣。先举一波例子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关雎》;“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柏舟》;“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谷风》;“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淇奥》;“夙兴夜寐……信誓旦旦”《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黍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天保》。差不多了,是不是很熟悉,都是我们现在还在用的。汉语真的很美,我们的日常用语都来源于诗歌,怎么可以不美?

想努力了解这部奉为“经”的古典诗歌集的伟大在哪。一部两千年的绝对经典,是经得起专家学者终身研究,以及我这种纯属一时兴起者瞎扯的。不影响它继续伟大下去。正如王小二在臭豆腐摊子前说喜欢范冰冰漂亮,干范冰冰何事。

大家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风为民间歌集,雅为正声雅乐,颂乃宗庙祭祀乐歌。通读过程中,风部分读得比较认真,甚至吃力,但是也很享受,雅和颂就轻快许多了,因为它太“主旋律”了,宏大空洞的篇章太多。自古也形成共识,诗经的主要价值是在于“风”。来自于人民、来自于田间地头、来自于柳岸街巷的诗篇才是永远鲜活不朽,永远伟大。所以不要太在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样板戏”当年一定主旋律得可以左右文艺人的生死吧,今天同样沦为笑谈。主旋律是当权者的“自娱自乐”,至多作为经典的陪衬,像“雅”和“颂”。

想了解《诗经》美在哪。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诗歌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数百年的社会、风土、历史、民俗等浩大内容,但是作为文字爱好者,我通读它的目的主要还是想一探它的文学之美。刚才说一些词语之源的时候其实就提到它的美了。

文学的美,第一必须是文字的美。不需分析,信手拈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手如柔胰,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谁与独息……谁与独旦”。这些文字,无论是眼睛看着,还是口里读着,都让人那么喜爱。

文学的美,更应该是情感的美,这个仅举一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够了吧!哪怕过了两千年,依然是最美的爱的誓言!

读《诗经》的同时也在读陶渊明,陶老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我很赞同,也是读《诗经》的体会。毕竟是两千年前的文字,无论是文字本意,还是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只有尽可能地去知道,不需要过度字字计较,牵强地硬解(好多文字历代专家们都还在打嘴仗)。只要知道文字的基本意思,能通顺地理解文意即可。琼瑶阿姨可以那样去“在水一方”,不管她是毁“蒹葭”还是美“蒹葭”,都是好事。“屠呦呦”这个名字是不是来自“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也不会影响我们对一个科学家的尊敬。

我们只要好好享受祖先留下的宝贝就好。

相关文章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最近关注了一个《诗经》共读官方帐号,读《诗经...

  • 武圣关羽

    女读《诗经》,男读《春秋》。 读《诗经》而知情,读《春秋》而知义。 情有节,女子所以存命尽责而义无反顾。 义当先,...

  • 现在读《诗经》有什么用?这里有个你想不到的回答

    有朋友问:现在读《诗经》有什么用? 没用。 不仅读《诗经》没用,读《唐诗三百首》也没有用,读《飞鸟集》也没用,读《...

  • 可以一读之诗经译注之引言

    可以一读之诗经译注之引言 【原文】 引 言 《诗经》是我...

  • 为何要读《诗经》

    衡子陪你读《诗经》 ——为何要读《诗经》 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

  • 爱情本来的模样

    我的国学老师说,女人都应该读点《诗经》。于是从今年9月份,我开始读《诗经》。慢慢的,有了感觉,越读越上瘾,越读越觉...

  • 闲时读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我想,读先秦散文的人会有胸怀天下的广阔胸襟,读唐诗宋词汉赋的人需要深厚的文学修养,而读《诗经》或...

  • 读懂了一直没读懂的《诗经》

    没读懂《诗经》,那你还真不算是中国人。 孔子的经典是六经,六经之首是《诗经》。 春天里,读点《诗经》。 《诗经》,...

  • 读《关雎》,我想起了彩船调和皮影戏

    读《诗经》,必读《周南-关雎》,因其冠《国风》之首,又为《诗经》第一篇。《关雎》在《诗经》中的地位如此特殊,各种《...

  • 《诗经》,远古一个最美的微笑

    品读《诗经》,感受《诗经》之美。今天就来读两首吧。 大家看到的我的笔名就取自《诗经.采薇》,“昔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kx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