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砍柴

作者: 小村三丫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5:50 被阅读0次

        又到知了唱歌的季节,耳畔又响起了小伙伴吆喝砍柴的声音。

        小时候,村里外出打工的人极少,都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靠天生活,而木柴成了家家户户日常做饭取暖的必需品。于是每到暑假,砍柴便成了村里十几岁孩子们的专项任务。

        每天吃过早饭,孩子们便开始做上山前的准备工作:从自家屋里拿出砍柴刀,用脸盆打一点水,蹲在屋檐下阳沟边的磨刀石前,先用手从盆里刁一点水洒在厚而光滑的磨刀石上,然后一手握着刀木把,一手捏住铁刀背,把刀平放在磨刀石上霍霍地磨起来。

        刀磨好了,一队的男孩们便把刀架在柴架马上,扛着它沿着寨子里的小路大声吆喝:“砍柴去哩!”“砍柴去哩!”顿时,一队二十多户人家凡十几岁大小的孩子,一个个都扛着父母为他们量身制作的柴架马陆续从家里出来,赶上十多个人的砍柴队伍,一路欢声笑语朝着目的地前进。

        柴架马是用两个Y形的小树枝呈拱门式挨着,用绳子分别捆住上面两个交接的部位,然后把一块约与人的肩膀长、三指宽的木片两端横放在两根Y形树枝的丫杈里,用绳子固定即可。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制作时,一般都按家人的身高来确定其大小。

        大伙儿来到目的地,将柴架马一字儿倚放在山林前的小路边,提着刀钻进树林,遵循大人们规定的凡“有碗口粗大的”、“用木类”,“幼苗”三不砍原则,寻找下刀目标。不一会儿,山林中此起彼伏的挥刀斩木声、伙伴嬉笑争论声、小鸟扑翅惊飞声、知了蝉虫竞唱声……奏成了一曲浩瀚的交响乐,洋洋洒洒地飘荡在山林中,犹如一口清泉,消散了夏日的燥热。其间,年龄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总会自觉多砍下一些木柴来。当多数人都停刀装柴的时候,还没砍够数的,便可将哥哥姐姐们多出来的柴,装在自己的柴架马中扛回家,没有一人落后。

          一个暑假下来,稍近点的山林里能符合砍柴标准的树木,差不多都被伙伴们扫了个遍。在大树和幼苗之间,留下了宽松和敞亮。

          如今,曾经热闹的村寨,只有几十个留守老人守望着;曾经辉煌的村小学,已经变成了村委会;而那些曾经年年被伙伴们“清扫”的山林,早已茂密得不透光;那些年山林里曾经的欢声笑语已无处可寻,只剩下知了和蝉虫在尽情演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砍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lv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