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看似正常的人,有心理问题的也大有人在吧?
武老师遇到过很多人,看上去很正常,但一聊,发现还是有点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不轻。生活中大多是普通的案例。比如,有一位条件极好的女孩,无论是家境、长相,还是学历,都极好。但是她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问她什么样的人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她说,有才华的人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问她你也是名校毕业,读了很多书,也很聪明啊。但是她说,才华必须有“原创”俩字。
她的成果都是学来的,不是原创的。她的问题中隐含着一个观念,就是只有最卓越的人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一位国外留学回来的男生,有着非常好的工作,收入也不错。结果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意思,就辞职了,辞职了之后,就成了半流浪汉。他觉得工作没劲、无聊。问他什么样的工作才有劲。他说,他追求这么一种工作,在某一个领域,几乎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是他原创的。
武老师说他们,你们说的像是上帝创世纪的感觉,你们之所以如此深地不认同自己,其实是在追求“我是神”,好像只有达到神的位置才行。
找寻这种“资格感缺失”或曰“卓越强迫症”的症结,是否和原生家庭有关?
探寻女孩家庭,女孩的妈妈是一个“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永远都要给孩子挪一点点”的人。有时候是从左挪到右,有时候就是你东西放在这儿,她也必须挪一点点。她的妈妈在这方面非常极端,也有偏执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妈妈几乎跟女儿共生。这位妈妈的精力还非常旺盛,她总是盯着女儿。所以,无论女儿做了什么事,她都要改动一点点,这个女孩做的所有的事都被妈妈否定了。是否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太重要了。
什么是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呢?
武老师在书中讲到self,self的本义是“自我”,也可称为“精神生命”。一个人有肉体生命,还有精神生命。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不同。肉体生命从一出生开始,到死结束,一生一死,人的细胞也在不断地生生死死。而精神生命有赖于一个又一个精神碎片的存活。一个人把杯子放在这儿,感觉就活了,他的精神生命的碎片就活了。如果一个人构成了一个基本体,而且还能够按照他的感觉来生活,那他就获得了一个整体的感觉——精神生命,以此呈现在这个世界上存活。
女孩的外在条件非常好,但在成长过程中,妈妈一直都这么对待她,她的精神生命的碎片一次又一次地被杀死。所以,一个外在条件如此之好的女孩,她的精神生命低到了极点。
反思反思我们现在的家长,有多少在试图控制孩子。你看,他们说“我的孩子啥啥挺好,就是…不行”“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到…”“我的孩子还在跟我顶嘴”“我的孩子让干啥不干啥……是不是总是在试图扼杀一个孩子的精神生命?
已经成了许多家长的习惯性语言。需要每位家长警醒,不断修行自己。
其实这样的家长就是长在这样行为的家长跟前,虽然也痛恨过,一旦自己有了孩子,就变成这样了。
一旦“发病”,就落入那四个层次里了:全能自恋、全能暴怒、彻底无助、被害妄想等。(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