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谈判前的软准备
上一篇谈判小文发布后,有朋友后台留言,问能不能再讲多一点,特别是几位做外贸的一些大咖们。我在手机屏幕后面一阵脸红。我想这下完了,昨天吹牛吹大了,今天怎么往下接啊。
搬砖人不打诳语。承蒙大家错爱,干货可不敢乱讲,经历和教训尽量争取提炼分享交流。(重在交流)
凌晨拉起台灯,闭眼,深呼吸,睁眼,开工吧——不然丢人可就丢大了。当我把头发挽起,袖子撩起,气势汹汹摆出一幅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要废寝忘食奋笔,忽然间眼前的灯不再是灯,它仿佛变成了万能的阿拉丁神灯。
打开电脑,开工。
彼方尚有荣光在。
——————————
判断谈判大局
昨天说过了,最好的谈判实际上发生在谈判之前。这个第一原则永远不会出错,不会失效。
早在2015年,在兰老师的学习群中偶然地参与过一场职场沟通方法的讨论,里面有个观点从那时起深深印在了我心中:
很多事情,在发生前,结果就已决定了。
在谈判之前,谈判的两个“质”也已经决定了。第一个“质”会影响整个大盘——谈判各方所处的位置,是主动还是被动。而主动或被动,在市场层面来讲,又由另一地位所决定——就本次要谈的实体产品来讲,该产品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将会决定哪一方处于主动。
捋清楚这个大盘,搞明白我军位置,以及谈判时秉持哪一种气场入局。
提前做足功课,搞清楚市场行业,这也对平时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保有买方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常见的方法比如观注行业网站,参加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展会等,掌握一个专属于你的基础数据库 。
在日常的供应链维护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拜访,或一来二去的订单细节追踪,或业内竞争关系观察,了解卖方动态。留个问题,这里的关键点是观察与调查,关键人物你认为是谁,工厂老板,还是工厂跟单?
基础数据库项目:
1,该产品的市场蛋糕有多大(调研数据);
2,该行业的产业带集中在哪些区域;
3,龙头企业有哪几家;
4,下游二级供应链主要分布;
5,卖方的公司财报,没财报看天眼查,招聘等信息,了解其经营情况。正面不行就侧面。
(没必要雇佣私家侦探,他们很忙,而且要价很高。请他们之前你得先评估他们。等于花三次代价,办一件事情。不值得。)
关键人物:工厂跟单,或其它基层管理人员。从这里相对容易获取一手真实资料。而从业务代表,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老板那里了解的数据,一般需要打个折上折—— 正面点理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各有立场所在,所提供的数据,是他们想提供的且经过筛选或加工的数据,不一定是纯天然的。需要保持职业敏感随时搜集,打磨慧眼正确去判断。(此处自勉)
第一步基本盘初步画像完成。看清你谈判的地基了吗,卖方市场?买方市场?
卖方市场下的气场
作为采购方,如果市场当前处于卖方市场,基本上就是被动气场,不用多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你知道它是卖方市场,卖方当然更知道它是卖方市场。
此时,气场上如果过于胆怯,则正中卖方下怀,光从气场上就能全程压住你,基本上没啥好谈的了——要么是你的单口相声,要么成为你的单相思,反正结果和时下网络流行且让人悲愤的黑词“PUA”一样,最后你听我的。
假如你打算反其道而行之,上场即强势,抬眉叉腰,声色俱厉,但偏又不能凭“我们是世界第501强公司”,“咱的年采购额仅次于2008年的比亚迪”等牛皮唬住对方,这时的处境也可能是尴尬的。
卖方:比谁狠是吧,那我走???
老谋深算的卖方老板秒懂你的演技,谈判的开始就是结束。厂门口大太阳下几个40‘HQ排着队等着抢货装柜呢。没时间跟你玩。
解决方案:气场守恒定律——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谈判开始前,不妨沉下心来预想一下,本轮谈判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不愉快,不达标,谈崩了。。。再坏也不至于双方短兵相接各操家伙要干架吧。最多说句“很遗憾,今天我们没有谈拢,明早大家一起喝个早茶继续吧”。就当好事多磨,把美好留给明天了。
最坏的情况不过如此,那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谈判中随时向内自我调节,或向外寻求援助的实用小方法:深呼吸,昂首挺胸,音量较平时略升分贝,语速较平时略慢几秒,保持水杯在手边,左手右手,小口喝水,演好"接到其它行业内厂家谈合作的电话"情景剧。。。等等。
看到这些“小花招”,谈判桌边寻常见的你是不屑了,还是笑了,是还是哭笑不得?但我悄悄的公开说一句:真的管用,一秒显灵。
去试,去练,去实际的场景中摸爬滚打。害怕是不会有进步的,可能还会贻误时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哪怕屡试屡败,也要屡败屡试。年轻人,就是有这种资格。
总有一天,会摔出强健的体质,会练出笑傲江湖的本领。
PS.
1,有个好队友是加分项。反之减分项。
2,采购懂的老板们更懂——简称dddd,谈到极致,真诚才是终极法宝。
下期预告:买方市场下的气场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的对话页面留言交流,无论你是卖家,买家,还是思想家。。
我们继续探讨,拆解,发挥,突破。记住我们有个共同的目标是——Win-Win
2023/08/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