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反思
今天开始了古诗教学,相比较现代文来说,还是古诗比较对我的胃口,诗歌那么美,细细品咂,总有不同的意味可以慢慢咀嚼。不同于现代文,课文很长,教起来很累。
目前正在慢慢适应双班教学,一个班讲过后,第二个班再重复一遍,不单单是重复,还有完善上节课不完美的地方。课是需要慢慢打磨的,多次的精雕细琢,才能不断绽放光彩。现在才终于明白那些资深老教师上起课来为什么能够游刃有余了,几十年来他们早已把课文烂熟于心,教法和学法也早已了然于胸。
初一的古诗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今天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学生就掌握的很好。几年前教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被时间磨灭了,拿出来再次看时,才觉出这首诗的感情是如此沉痛。
“杨花落尽子规啼”,暮春时节,枯黄干瘪的杨花散落一地,不复有肆意飞扬的繁茂,杜鹃鸟不停地哀鸣着,呕出血来的啼叫紧紧揪住听者的心。是谁在听杜鹃鸟哭泣?是谁在杨花满地的树下久久伫立?诗歌一开始就用沉痛的笔调描绘了这样一幅凄凉的晚春图景,这图景里蕴藏着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听说你要到比五溪更远的地方去,长途跋涉中生死难料,那偏僻之地也尽是虎豹豺狼。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再回到家乡!天上的明月如果有知,就把我的思念稍去给你吧!
每一次的诗歌教学就是对诗歌的又一次解读、又一次体会,慢慢品味吧!
今天嗓子依然干疼,泡了胖大海一天天在喝,希望能缓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