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周一)晚上六点半,吴江作协在笠泽书院举办八月读书会,主题是: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
通知是上周四就发在群里的,为的是让文友们提前报名。我们每一期的读书会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讲讲各自的读书故事,每次都很有话题。这次的这个主题,文友们又讨论得十分热烈。
我讲:这个主题真好,大家可以带本老底子的旧书来讲讲。
我们主席回复:那是还要带把蒲扇,好像夏天晚上要吃西瓜摇蒲扇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文友一湖讲:那就还需要高高的谷堆
还要有白莲花般的云朵
……
一时之间,大家踊跃报名,都讲要来听金阿姨讲故事。
讲起从前读过的书,那真是讲不完的故事。特意找出几本书来拍个合影,从书本的外观就可以看出,都是“那些年”看过的书,都比我女儿的年龄还大。
这几本书,涵盖了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印记,都有特殊的意义。
我常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多看点书,还要尽量看得杂一点。因为年轻的时候记性好,年轻时候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一辈子也忘不了,以后都会用得上。
我从十几岁开始热爱阅读,一直到40多岁,整整20多年的时间,真的是大量的阅读。尤其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年轻精力好,记忆力也好,看什么书都是过目不忘。这段时间大量的阅读,让我一生都受用不尽。
后来么,阅读败给了手机,这是流行通病,你有我有大家有。
常有人问我: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总是回答,我看过的书多啊。我看过的书真的很杂,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涉猎,尤其喜欢那种不入流的知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很多知识,都是从闲书中得来。
尤其感叹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中年以后,我一直劝年轻人要多看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尤其小孩子,从小接受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实在很有必要。
幼年时读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少年时读唐诗宋词,青年时读三言二拍,四大名著。一个人,一生有这几本书藏在肚子里,真是一生受用不尽。为人处世,三观格局,完全就不一样了。
读书有很多好处,是说不出,也说不尽的。就好比你银行里的存款,不用说出来让别人都知道,但实实在在,是一份立足于世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