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中国经典古诗词
走近宋词 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着处》

走近宋词 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着处》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3-08-18 16:09 被阅读0次

临江仙·老去浑身无着处

辛弃疾(宋)

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向浮瓜沉李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双调小令,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韵格。

老去句:语本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署行乐生活。

后: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赏析:

上片:

“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老去没有安身之处,上天教我以山林为家。开篇词人发出感慨,点明自身年老体衰,“天教”二字反衬出对现状的不满,内心藏着一股抑郁之气,似不吐不快。此处用典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一生中没有顺心的事,欢乐伴随着叹息,没有病也呻吟。此处连用两个“百年”,然而却并不觉得重复,强调了人生的不顺,光阴如梭,心路坎坷,后两句进一步具体说明往昔时光的不快,无病呻吟的成语便源于此。

下片:

“试向浮瓜沉李处,清风散发披襟。”临池沐风,披衣散发,敞开心胸。此两句均用典,“浮瓜沉李”用典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散发披襟”用典宋柳永《过涧歇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不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化用无痕。词人看似狂放不羁,旷达乐观,实则倍觉苦闷、无聊。

“莫嫌浅后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不要嫌弃频频斟酒,想要写好诗,须频举酒杯。此处化用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贴切自然,体现出词人故做达观,实则愁苦的心理,与上片“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遥相呼应。

词人力主抗金,以恢复中原为平生之志,然而却遭到朝廷主和派的打击、排挤,无奈退隐山居。恢复中原的梦想终难实现。此词上片体现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下片体现了闲居山林的心态,以乐观反衬出内心的苦闷。语言浅显易懂,语简意深,善于用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宋词 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着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qr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