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个有着罗曼蒂克的女子,小小年纪就在文艺圈里混得风生水起,她写得一手好文章,观察生活缜密,又精通世事风情。这样一个女子,有着水一样的轻柔,又有着铁一般的坚硬,她超越了生活凌空于中国大陆之上。
很多人看张爱玲的文章,便埋醉于她的文字世界中,惊叹她的优雅和脱俗的观察力,沉陷于她所创作的艺术之中。我记得第一次看她文章时,心情特别舒爽,就像是冬日里的向日葵,夏日里的冰淇淋,没有枯燥的体验,烦恼也会烟消云散。如今,学习了少许的电影知识的我,又一次拿起了她的文章,在一个幽静昏暗的环境里细细品味,像品一瓶沉睡多年的酒,刺激我的味蕾,我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和惊喜的发现。她的文章小说,比看电影更加真实些。
张爱玲写小说,在前段,毫不意外经常写到“我给你沏的这一壶茉莉花茶,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这是茉莉香片的一段,又有“请你寻出家传的镁铝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站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这是第一香炉第一段。读张爱玲的文章,仿佛她真实的站在你面前,然后她又真实的在讲故事,其实这里就大有学问,她的开局铺得好。品一品茶,点香炉,都能够使人的内心沉静下来,就像催眠师一样,在进行治疗时,总会点上一根香烟,桌子上倒一杯茶,张爱玲她更神奇了,用文字便能够将人催眠。一盏香炉,香烟慢慢充斥在房屋里,你忘却了一切,忽略了一切,此刻你只是她的听众,不,准确点应该是她的观众。白烟缭绕,天旋地转,你看得到太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非洲猎豹在大地上驰骋,听见新鲜的叶子在露珠的滋润下慢慢萌发,闻到优雅的玫瑰香和清新的桂花香在鼻腔中辗转,渐渐的,你的灵魂脱离了身体,游向远方。
为了去描述张爱玲的才华,我也在此选了她的一篇小说《第二香炉》。原文我也不放在这里了,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这第一段写的是客荔门婷,这里写道“那乌木长台,那影沉沉的书架子,那略带一点冷香的书卷气,那些大臣的奏章,那象牙签、棉套子里装着的清代礼服五色图版,那阴森幽寂的空气;与克荔门婷这爱尔兰女孩子不甚谐和。”我们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景物描写似乎与故事的阐释毫无关联,然而并不是这样,这写法着实很巧妙,在影视剪辑上看,这是一种对比蒙太奇手法,两个不同场景的描写,用环境烘托,渲染强烈戏剧冲突,这也预示着后面的情节很雷人,冲突性很强。接下来便是对克荔门婷的外貌描写了,张爱玲对人物外貌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了,从头发开始,稻黄色头发,满脸粉刺,尖锐长鼻,小薄片嘴,小蓝眼睛,海绿花绸子衣服,小白花边,这里我认为她的描写受了很大影响于红楼梦中,实在令人愉悦。有颜色,形状,长短,尖扁,凹凸,又有时间的推移(也许她再过两年会更好看)这里便是由特写镜头到全景了,这些微妙的变换,似乎很是自然,其实都蕴含着笔者的用笔功夫,非常人所能做到。接下来便是写克荔门婷讲的故事了,这也是本篇文章的主要要讲的故事,这里有写道:“在这图书馆的昏暗一角,堆着几百年的书—都是人的故事,可是没有人的气味,悠长的年月,给它们薰上了书卷的寒香”这描写同样与故事发展没有关联,但它照应了文章前文,最重要的是,昏暗一角与书卷的寒香,也是一种催眠的素材,让人心情沉静。之后故事描写更是精彩了,先是全景镜头一个,男主角罗杰白登在开汽车。后面又是光线的引出了,“也许那是个晴天,也许是阴的;对于罗杰,那是个淡色的,高音的世界,到处都是光与音乐。”主色调是什么呢?也许是晴天,也许是阴天,我们无从所知,但很明确的是罗杰此刻内心是晴天,庞大的快乐。按理说,这天气要是晴天,不就是完全符合人物内心的描写吗?不,这又是一处十分巧妙的设计,不确定的天气预示着罗杰与女主人公未来的不确定,为后面做了铺垫。接下来便是他的幻想了,对他即将的老婆愫细的幻想,这里同时引出了愫细的外貌特征,注意,这个片段的变换,在电影中也是有讲究的,这种剪辑是形状连贯。我只能说,实在是妙哇。
最后由于时间有限,不能一次写完,见谅。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61034/93a69d45905ec47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