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3732/3b2e44d7d5037ae2.jpg)
“1,2,3,4,5……”整整11罐茶。
“1,2,3,4,5……”呵呵,整整11箱酒。
不会吧,咋这么巧呢?都是11,双11。再算时间,今年的双11活动至少提前了一个月。
印象中双11是光棍节,又叫单身节,属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我光棍,我骄傲;我自由,我快乐。颇有几分调侃的意思。一快乐出手就大方,就大把花钱,就成了电商的合作伙伴。发展到后来,便不管那棍是不是光的,是单身还是双身,统统大方起来。目标高度一致:买买买。单身节变成了购物节。
往年,我属于消费冷静型,一向冷眼旁观,不见兔子不撒鹰,把钱包捂得很紧。
今年不同往年,今年的刺激力度太大了,各种茶,往年上千那种,今年二三百;各种酒,酱香型的,往年据说上千,今年一百多。先买一瓶试试,不错呀,不说上千,怎么也值三四百。买,囤两箱再说,反正放不坏。货还没到,又刷到一个牌子,再试,再买。
后来发生的事,我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提到过,所有加了好友的厂商争先恐后地优惠我,力度最大的是买140箱送40箱,把我当成了零食商。反复婉拒,那人不依不饶地推销,一气之下,把他拉黑了。然而事过之后,心情却无端地沉重起来。
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这两年经济下行,专家开出的药方是刺激消费。提前过双11、纷纷打价格战,提前刺激,而且是强刺激。像我这种消费冷静型,因价格实在诱人,终于经不起刺激,变得大手大脚起来。
整箱买酒,从前也干过,但仅限于一箱。暂居上海,家人都不喝酒,找不到人碰杯,没气氛;想解忧,偏偏无忧可解,于是酒兴大减,午餐最多75毫升,不算以前的存货,这11箱酒,够喝相当长一个“时期”了。
由此及彼,其他爱好者呢?无论酒量大小,疯狂囤货之后,你再加大刺激力度,也得看他喝酒的进度。就算你在原来的基础上打五折,买140箱送140箱,他得有地方放呀。正如我跟拉黑的那位说的,上海的房租很贵哦。
之前看过一个资料,贵州的酒厂多达2.93万家,其中茅台镇就有数千家,饶是有思想准备,这段时间冒出来的酱香型之多,着实令人意外。牌子就不说了,一律是古法酿造,一律是正宗茅香,且一律是低价。价格最低者,低到怀疑人生,非常精美的包装,30元一瓶。再看川酒,3万多家酒厂,比贵州还多,诸多名牌纷纷下场。再看北方,陕西,山西,河南,各地名酒一一登场。这已经不是激烈的竞争,而是惨烈的厮杀。
说到底,还是过剩。
超前消费的后果是一切都过剩。
就说我家(包括女儿家)吧,房子都有了,将来孙女至少继承三套以上;汽车也有了,而且刚刚换过不久;冰箱,彩电,空调,地暖,电脑,单反相机,应有尽有,都是耐用消费品,你怎么刺激?——补贴也好,降价也罢,再买就是多余,就是浪费,甚至是糟蹋。
相当一部分人并非麻木,而是不需要,再怎么刺激都没用。
相当一部分人需求很旺盛,就是没有钱,同样用不着刺激。
还有一部分人习惯了防备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的“万一”,对刺激免疫。
到底怎样提振经济,我是不懂,听专家的。
我说的是真正的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