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及2024年,张宗宪先生两次共捐了55件铜胎掐丝珐琅器给上海博物馆。这些藏品器型丰富多样,包括陈设品、生活用品、文房用品等,年代跨度广,从明代到晚清,可谓数量众多,精品荟萃。其中清代康熙、乾隆时期造办处珐琅作的作品,尤其能展示宫廷珐琅器的制作水平。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可供多角度地探寻和展示掐丝珐琅的发展历史,是推进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5063/0072d61fd48b0ebc.jpg)
掐丝珐琅是中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是在铜制胎体上焊上用扁铜丝围成的各种花纹,然后将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它又称“景泰蓝”,因在明代景泰年间达到了制作工艺的高峰,所制作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得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5063/8d086beeff3bc782.jpg)
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皇宫养心殿设立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珐琅作是其中之一。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制作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掐丝珐琅的生产基地除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外,还有广州、扬州等重要产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5063/5e50113bf0cef894.jpg)
张宗宪先生一直关心和支持上海博物馆的建设,了解到上海博物馆铜胎掐丝珐琅器收藏较少,就表示要将他历年收藏的珍品捐给上海博物馆,以丰富相关馆藏。张宗宪先生表示,“我出生地是上海,我一定要捐到上海,捐给上海博物馆。我与上博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这次把自己的珍贵收藏捐给上博,包括了全世界仅有的孤品。希望中国观众都能看到这些珍宝。”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5063/edd91ee9e3249ae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