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教学】我这样上《溜索》——在一班上《溜索》

【语文教学】我这样上《溜索》——在一班上《溜索》

作者: 吴老师教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3-02-19 17:23 被阅读0次

阿城的小说《溜索》,写得非常好,尤其是他的语言,简直妙不可言。

可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总是上不出想要的感觉,感觉到好好的一篇经典,被我糟蹋了。

在九一班上《溜索》

在一班,已经上过了一节课。由于课文在课前没有预习,学生又比较浮躁,即使给时间让他们读课文,也会有不少学生偷懒耍滑,刚好有一个课文朗读,我打算跟大家一起听读课文,换一种方式读文章,效果应该好一点。

课堂上,我们花了十来分钟的时间,完完整整地听读了一遍课文。大部分学生跟着朗读,把课文熟悉了一遍,还挺投入。读到牛们过怒江的表现时,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学生忍俊不禁,笑的合不拢嘴。

听读课文之后,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探讨: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写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凸显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就是针对内容、主题、写作手法的探究,很粗疏,有点泛泛而谈,不够深入,虽然也品析了语言的妙处,但品析得实在浅显。

我很不满意。

只好,在今天又补了一堂课,课堂的最后关头,我的一个突发奇想我觉得是我比较满意的一环。

品了词句,探了写法,悟了主题,好像也跟阿城学了一点写作方法,似乎该讲的都讲了,但是,学生学课文仅仅是积累了一些知识吗?

不对,还要跟学生的生活打通,悟到一点生活方面的智慧。于是,我问学生:可能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经历“溜索过怒江”这样的危险事情,那么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探讨了起来:

生1:我们从首领的身上学到了要有认真负责和担当意识,你看,他在溜索前“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检查“索”的安全性,发现“索一动不动”时,才让大家开始溜索过怒江,这是作为首领对大家负责的精神和担当,还有,首领最后一个溜索过怒江,他是随时准备处理后来可能出现的事情。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班级班长、课代表、小组长都要有这种责任和担当,为我们的班级负责,为我们的小组负责,为我们担任课代表的这一科目负责。

生2:我觉得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我们不需要在这样危险的地方生活,我们出行都是宽敞的大马路,有父母的接送,跟他们的环境比起来,我们太幸福了。

生3:我觉得“溜索过怒江”只是一种象征,也可以指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果遇到的这个困难是必须完成的,那就不要退缩,勇敢面对,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比如牛们,吓得成了一堆泥,还是没有逃脱溜索过怒江的命运,而反观马帮汉子们,他们沉着冷静,坦然面对,过怒江是多么洒脱,多么潇洒!

我补充说:“是的,就像我们现在读书,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早起不迟到的困难,我们能够听之任之吗,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克服迟到的行为;我们还会遇到学不会的困难,我们不能逃避,也不能躺平摆烂,我们要积极寻求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解决眼前的困难。希望孩子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像马帮汉子们一样,坦然面对,潇洒跨过困难!”

这节课上完了,对这个结尾,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打通了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连接!

相关文章

  • 【语文教学】我这样上《溜索》——在一班上《溜索》

    阿城的小说《溜索》,写得非常好,尤其是他的语言,简直妙不可言。 可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总是上不出想要的感觉...

  • 【语文教学】我这样上《溜索》——在八班上《溜索》记录

    今天,在八班上《溜索》。 同样,学生也没有预习课文,课文还没有读过。没读课文,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我还是采取在一班...

  • 丛林飞跃

    那天学习《溜索》,我给学生看了我在清迈“丛林飞跃”的照片。 “丛林飞跃”与“溜索”也没差多少,《溜索》写的是飞跃怒...

  • 《溜索》教学设计

    一,导入 很久以前,傈僳族人民受彩虹的启发,拉起怒江的第一道溜索,从此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两岸的人们广泛使用,但...

  • 溜索

    一根钢索连接两岸的缘 兄弟姐妹缘 两岸一家亲 一根钢索连接两岸的缘 夫妻缘 迎来嫁去 滑溜索像人生成功之路 先不断...

  • 溜索

    2019-07-10 水伊散文 进入云南民族文化村,先映入眼帘的是溜索。这是怒族的特色,也是古代的“桥”。 我站在...

  • 《溜索》―阿城

    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高中时的一篇现代文阅读,是选自《阿城精选集》的一篇文章。阿城这个人,精神上印着时代的烙痕,...

  • 坐溜索

    在老挝万荣,租摩托去南松河边。一架竹桥跨在河上,走过去有一个溜索站。热带的树木高直粗实,仰头望顶掉帽。溜索分了几段...

  • 七律∥溜索改桥

    2021、04、25 溜索改桥见证时代巨变 溜索改桥 文/孙兆兰 谷深峰险怒江寒,两岸飞绳行路难。 溜索改桥通大道...

  • 【亮子课堂】读《溜索》:起于思维,栖于语言

    《溜索》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新入选的一篇小说。 手头上只有书,只有语文书上的《溜索》,去书店找阿城的书,没有;在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我这样上《溜索》——在一班上《溜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bi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