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石留白

读《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石留白

作者: 云在风中谁在听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22:23 被阅读7次
读《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石留白随笔》20190116)

《诗经·秦风·无衣》

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大致意思是: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众所周知,彼时秦人尚武,当时秦国实行的是募兵制,全民(男)皆兵。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上了战场就是战士,武器与军装由自己准备。大家都学过《木兰辞》这一方民歌,花木兰的故事流传至今,《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木兰替父出征时,自己要置备各种装备。

我们现在可以设想,当时或许是这样的情形:有个相识的邻居,见面后热情的聊天,几问几答后,被记录了下来,如“你有军装吗?”有人回答:“谁说我没有军装,我有同你一样的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武器。”几个热血小伙子的聊天内容,被秦人记录了下来,改写成了鼓舞斗志的歌。这份“请战书”表现的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在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它得以流传的原因之一。

《诗经》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却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和影响力,更体现出了秦人不忘初心,保家卫国的情怀,这也是其流传千古、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吧。

相关文章

  • 读《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石留白

    《诗经·秦风·无衣》 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

  • 【诗(词)共读】之《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诗(词)共读】之《诗经·国风·秦风·无衣》佚名(先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

  • 岂曰无衣

    来自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

  • 致牛商会

    大秦风起处,国士世无双!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

  • 军训

    秦军战歌 秦风·无衣 出自《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

  • 我心中的诗经——无衣

    诗经——风——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安石留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bz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