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其实并没有讲述特别多作战的阵型或者作战的方法,也没有对武功或者将领的太多的要求。孙子兵法其实讲的是每个人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将领应该做的事情,向正能量的地方发展,就能百战不殆。因为大部分的战役并不是因为真正的实力和能力不行,而是自己的精神太懦弱或者太自大,这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就像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带领200万大军攻打江东的时候,被江东的几十万人就打败了,那并不是说曹操的作战能力真的不行,而是因为曹操当时太自大了。再打个比方,项羽有一次仅仅带了几千人,与对面的万人大军对战,项羽破釜沉舟,最后也打败了对方,这也不能说是人少了就真不行,只要信念到了就可以了。所以我也从孙子兵法中找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讲一个故事,在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而燕王是汉昭帝同父异母的哥哥,他认为,皇位是他的,就蓄意造反,但是被发现了,皇帝就饶了他,但是他还是不吸取教训,再次造反,但是他的阴谋再次被发现,这次他知道皇帝不会轻饶,他就自杀了。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燕王不懂得出兵是国家大事,不懂得利害,轻易发动战争没有准备最后肯定是会失败的。我从中发现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准备考虑利害的关系,不能鲁莽,不能轻易干,没有准备的事情。
再举一个例子春秋时期,燕国一连攻下了齐国的70座城池,最后只剩下两座城池在抵抗,其中一座城池的将令叫田单,他经过思考之后,派奸细四处宣扬说,齐国人最怕烟国人虐待俘虏,燕国人听了以后就把俘虏的鼻子全部割掉了,这一举动激起了城中齐国人的怒火,情绪激昂,气势高涨,夺回了齐国的领土。孙子说,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想要让士兵奋勇杀敌,需要鼓舞士气,田丹就用谣言,使敌人上当激发了齐国人的斗志,最后肯定就胜利了。我从中感的道理是,其实有些人并不需要特别大的武力,而需要有领袖的力量,不管用什么能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让大家团结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再举最后一个例子。三国时期江东有一个武功非常高强的人叫做甘宁,但他整天不务正业,在长江上打劫,而孙权现在也非常需要有武功之人就想把甘宁列入麾下,别人看甘宁是一个吊儿郎当,整天不务正业的人,就劝孙权不要接受他,但孙权不听,最后还是接受了甘宁,而甘宁也在孙权麾下立了赫赫大功。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能更好地利用人,总是注意可用的条件,而从不责备下属,因此,能更好地利用人才充分的利用形式。孙权不计前嫌,利用甘宁使甘宁成为东吴的一代名将。我从中发现,不要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忽视了一个人,更大的财学一些,有眼的人是不会在意这些小事的,而重用一些能利用的人才。
读完孙子兵法,其实用一个词语来总结这本书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一个人了解自己的处境和形式,了解自己的军队和将领这样子就达到了百战不殆的效果了。所以这也是让我们从中得到做人道理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