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温暖要用心去体会。
意大利的建筑看起来恢弘大气,除了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外,还有很多温暖的感动。

“il telefono senza fili”中文翻译:没有电话线的电话。话说在黑色的中世纪,欧洲麻风病盛行。医生与病人面对面的问诊,难免会被传染。于是,建筑学的能工巧匠们就发明了这样的一个建筑。人们只要站在对角线的墙角处,面对墙壁,就可以清楚的听到那一端的人正在说什么。当我站在那里,听到声音是从墙壁里发出来的时候,心中激动于这奇特的想象,悸动于这温暖的传递。
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上面的几个字,就是博大被赋予的美称——Alma Mater Studiorum,拉丁语意为大学之母。

上次来这里,我还在天文学和心理学的书架前假装装地拍照留念。

说到博大的校友,你知道有哪些吗?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 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他以其十四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他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

尼古拉·哥白尼 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倡日心说模型,提到太阳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般认为他著的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它开启了哥白尼革命,并对推动科学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丢勒,Albrecht Dürer,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被誉为自"画像之父"。

高尔基,Camillo Golgi,虽然不是俄国的高尔基,但接触过生物的同学一定不会对“高尔基体”这个词感到陌生。

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近代无线电之父。
生活太随意

博洛尼亚的主教堂,两年前来的时候得知教堂因为没钱而工程停滞。两年后,这里还是老样子。咋说呢?反正意大利的建筑都是动辄修几百年,这两年不过沧海一粟。

别说,你不知道威尔第是谁!


最喜欢看各种各样的门把手



拴马,放火把,齐活了。

来到意大利,就是吃吃吃
大区特产分布图

博洛尼亚的大火腿最有名,切成薄片,生吃。

来意大利,怎能不吃冰激淋?绿色部分是开心果味儿,黑色部分是巧克力味儿。(上次吃冰激淋吃到牙疼,这次我带了丁香,做足了准备。)

希腊沙拉:洋葱、西红柿、黄瓜、黄青椒、腌橄榄、希腊奶酪(口感软糯,味道较清新),再配以些许橄榄油和盐。完美!

片尾:明天去都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