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白天的11个小时分配如下:
2小时社交;
4小时刷碎片信息/视频;
5小时用于生活/沉淀。
这属于无约束自然状态下的周末,总的来说这个时间分配我还算满意,生活➕社交的时间大于刷碎片信息且生活的时间占比近50%。
最近没怎么写文章的时候都在听电台、写微博、录自己的电台、琢磨什么样人的表情好看和P图调色技巧,总之是有输入也有输出的状态,依旧保持着敏锐度和创造力,也有生活热情。
但给自己定的学习计划,一个没完成。我想到不能等明天,明天和两波朋友约了过圣诞,但完全不学习我心里会过意不去,所以洗完澡就学习了一会——
十分钟就复习了三页笔记,复习完了一看时间,居然才过去了十分钟。真是时间的相对论啊,玩起来时间飞快,学起来感觉过了一个世纪一看才十分钟。
但我又真的很诧异原来十分钟可以学习这么多东西。如果把要学的东西比喻成一座冰山,那这十分钟学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的一个小小角,约摸千分之一,但的确哪怕只有千分之一,收获感也很强。
时间的使用有难度之分,更愿意花时间去刷短视频和碎片信息而非学习,抛开自律、目标等意志层面的东西,我觉得难度也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个好东西,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且真正需要动用脑子,这就有比较强的脑力消耗——这也是为什么我学习十分钟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由此我想到之前刷到过的一类帖子:每天下班学习三个小时,一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可想而知,一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把身边的人甩开一大截。因为真正动脑的话就会有收获,十分钟尚且就能感觉大脑过载,三个小时简直可以系统的攻克一个难的专项。
这种高质量脑力活动乘以三百六十五天,当然会产生质变——我一个天天写废话日常的人写365天废话都能有一些粉丝和阅读量呢!
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脑力活动的难度,凡需要用到大脑思考、专注于要事,都有难度;如果已经习惯了不动脑,那难度则会翻倍。
不过这十分钟的复习突然给了我一个应对办法,那就是不要追求完美、摒弃高要求,完成低要求。
学习尽管难且费脑子,但也能给人获得感和充实感,并没有人真正抗拒学习,我们抗拒的只是长时间学习;单次的长时间学习看起来太难了,更别提“天天”学习。
所以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我认为可以采取“短时”学习和不定时学习——
既然单次学两小时太困难,那就学十分钟。
既然每天学习太困难,那就想起来的时候就学。
少做总比不做好,“完美”心态会阻碍完成。
当我们讨论自律、专注和勤勉时,讨论的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些优秀品质本质上都是反人性的。
人性就是懒惰,能躺着绝不站着。当讨论的这些品质离现实中的自己太远,索性我们就会破罐子破摔,放弃追逐这些品质。
只能学一点,就只学一点;
只有今天学,那就先学今天。
不要谈论理想状态的自己,顺应自己的真实状态,去做就好。
尽早看清自己且能找到真实自己的做事逻辑,才能有所改变,而不是纸上谈兵。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