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保姆纵火案后的男主发微博说女儿满月了,我很开心啊,终于是拨开乌云有看到彩虹了啊,改天同事说,你只看到一面,顺着男主女儿满月倒推演回去,他可能在妻子和三个孩子都丧生火海时已经另有新欢,还有视频显示火灾之后,男主被拍到带领粉丝喜剧性的喊口令,大致是,你在天堂,我爱你….
在那之后男主有直播带货售童装等…
也有微博说灾后所有赔款没有给妻子娘家一毛….
我看着 ,有点迷惑也有不忍心,我们都是希望男主永远爱着亡妻亡子,都是希望他在灾害后的所有文字与情感是真实的,但他的带货却也是实实在在是因为这火灾的惨剧而赢得大家的“爱心”给予的支持.
真相是什么?
心理话儿向谁说
我请教著名心理咨询师钢字工作室岗子老师,他笑,温暖而包容,他说了很多,我记录大概如下.
没有真相,不需要真相!演员可以演,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演,演一时可以,演所有困难,看电影还买电影票,所以支持了他的货似乎满足了爱心落地的需求,似乎也说的过去。 退一步,有法律。再退一步,我们扪心自问,在我们买他货的时候,我们是满足了自己泛滥的爱心啊,我们真的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丝毫没有判断力?
生活中有一种人,他们被骗了,后面如果让他选择,他会在那时那刻依然伸出援手,因为善良;生活中也有一种人,“他惨他自己加油,我希望他好但不一定要买他东西”,因为独立; 还有一种人,“这个骗子,以后再也不为这样的人和事买单了”,因为智慧!
那么我们念念不忘,谴责,愤怒又是为了什么?
岗子老师说是我们内心对我们内心塑造的那个“男主”的掌控感毁灭了,那个我们想象的完美的男主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样子活下去,我们不甘心,我们愤怒,回头想想我没又何尝完美过?
我心里被扎了一下,原来是我们是为自己无力掌控这理想中的男主而失望和愤怒啊
有人说这三观似乎不正,不好这样维护男主和倡导这样的声音.
我心又被扎一下,什么样的三观是应该提倡的?岗子老师说,没有,我们在所谓正确的三观丛林里穿梭,偶尔拐个弯偶尔被撞的头破血流,然后我们形成各自的三观。
“保姆纵火案”唯一存活下来的男主的三观又是怎样的呢?这灾难之后的三观又经过了怎样的变化,不得而知,但我还是分明听到他想把心里话说出来,说的对象是这些关注其他的网上人.
如果他不说,我们不知道他的今天,如果他不说他一直活在我们的期待的理想里或者无人知晓。
心理话儿向谁说?家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希望增加他们得负担,他们也许太年轻也许太年长也许太忙碌也许太“少知”
心理话儿向谁说?朋友?他们是希望听到你比他们过的好吗?他们想听你说唠叨吗?他们会指手画脚吗?
心理话儿向谁说?同事?他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是有利益关系的那些人,职场没有真正的朋友,说不好心里话会是毒药.
哈哈,那怎么办?
岗子老师说,我们来横竖分分层
横向我们把心里话分个份量级. 1级应该是家长里短,无伤大雅. 2 级应该是人生或职业各种难题。3 级是创伤,也许是阴暗和复仇. 这级别根据需要应该还可以再细分,这样我们的心里话儿就有了份量可以轻重缓急拍排序,有了秩序感我们内心会安定下来.
再来一个横向,把可以“诉说”的对象排排队,1 级应该是同事 2级应该是朋友或者专业人士 3级是你的亲人或者自己,其实还有 1A级,那是微信微博日记等 ,2A是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沙龙,培训等 ,3A是阅读与写作.
哦,对哦,读了东野圭吾的书,我真个人都惊呆了,有个小说说到他有个朋友什么都比他强,他是朋友的陪衬很多年,高中毕业他想扬眉吐气,然后一个人去旅行,然后在一个瞭望塔上遇到药强暴他的同性恋者,他逃脱,在和他朋友诉说这故事的时候,他隐去了同性恋者,只说了这瞭望塔看到的风景如何的无与伦比,他知道这个朋友一定会去,小说的结尾是他在新闻中读到这个朋友杀死了那个同性恋者,他们再也没有联系过
东野圭吾在倡导他的三观是报复这样的朋友吗?东野圭吾是在警示听朋友的话儿要小心吗?
我想都不是,读完东野圭吾的这小说对自己身边的这样的朋友的嫉妒少了很多,内心平静很多,原来这样的朋友大家都有,同时警醒自己要善待朋友,要一直有反醒有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