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孩子的小习惯引起了争论,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小朋友吃了一半的饼干放在饼干盒上,又想重新拿块新的重新吃。我管了,但管过后有不确定应不应该干涉。
就此问题有两个观点,观点1:
像吃东西这种事,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都是我想怎么吃怎么吃,爱怎么吃怎么吃。谁总是想着改变我,会很反感。我会认为这个人控制欲太强,不愿意接触。
学习很重要,但如何把学到的东西内化更重要。
第一:你学到的任何东西,转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你自己的语言,你的大脑和潜意识更容易吸收。
其次:你需要实践
今天在群里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孩子有个小毛病:吃东西吃到一半就放下,再去拿新的。这件事需不需要立规矩,规矩的界定是什么样的?
此问题在群里引起了强烈的争论,A说这样是想“找一个正确的模子,把他装进去好不好”说这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有人都在拿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要求对方,不然哪来那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B反驳“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
A回“这句话我听两个人说过,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都是想要自由而不得的人。我还没看到过,一个拥有自由的人说这句话。”
看上面的对话您一定以为A是大错特错了,由于A站在自己的立场这样说也不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孩子,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有独立的思想,别人把思想强加给自己是错误的。
此时你需要把知识变成感悟,去同身边的人分享,把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跟身边的人分享,把新的想法,创意,去跟身边的人分享,怎样可以不断的加深印象,同时让你产生更多的创意,你会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想象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