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17a3e29b9269e499.png)
(三)收获
(5)监察机构。监察机构必须能随时对皇帝进冷言,向皇帝反映舆论,这种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其地位如此之重要,监察机构既有重大力量,亦有重大责任。监察机构,并无明文规定受有法律保障,只是传统上认为明主贤君应当宽宏纳谏。皇帝若不克己自律,他可以降旨把御史降级、惩处、折磨,甚至全家杀害。
(6)忠厚长者老巨富弼向朝廷辞职归隐,临去警告说,在任何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而小人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而小人则为权力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他预言国家大事著如此下去,国家行将大乱矣。
(7)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转知湖州,写《湖州谢上表》。结果被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8)重新认识炼丹术。也即养生术。所寻求的丹,是内外兼指。“内丹”,按照道教的方法,是练肚脐以下部位;外丹是是中国炼丹家所求的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一旦到手服用之,就可骑鹤升天。“外丹”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汞的合金。
(9)在中国是书画同源的。中国南派画之始祖,苏东坡是其一。苏东坡最喜爱的是澄心堂的纸,宣城的诸葛笔,或是鼠毫笔,和李廷邦的墨。苏东坡论自己书画时说:“吾书虽不甚佳,然出自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奏的问题,不管是绘画、雕刻、音乐,只要美是运动,每种艺术形式就有隐含的节奏。甚至在建筑,一个哥德的教堂向高处仰望、一座桥梁横跨、一个监狱沉思。从美学上看,甚至可以论人品而说“猛冲”、“疾扫”、“狂暴”,这都是节奏概念。在中国艺术里,节奏的基本概念是由书法确立的。
(10)关于政治。有登龙之术,也有谦退之道,而苏东坡不愧为谦退大师。政治这台戏,对有此爱好的人,是很好玩;对那些不爱统治别人的人,丧失人性尊严而取得那份威权与虚荣,认为并不值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581a24c608b17957.png)
(四)著名诗篇
(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f0bf40c9f2809ea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