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两个月左右了。但始终有一个孩子,一年级女孩儿。要求家长陪读。如果在学校里见不到家长就要大哭,在班里大哭,走廊里大哭,旁若无人的大声哭。伤心至极,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试着给他找好朋友,试着让他在班里找点儿事情做。多多提问他。但是看起来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年级主任也花费了很多心思。领着他去整理奖状,领着他去听美术课。给他一套工具让他画画儿。整体来说在领着他的时候不哭不闹,状态还不错。但如果一个人在班里,就会出现要找家长的情况。
他的姐姐在五年级。我也见到过他抱着姐姐,不让姐姐进班,姐姐很无奈。轻声哄着她妹妹,妹妹 我也要进班去上课呀,等一会儿,老师该说我了呀。妈妈过会儿都来了,你就在学校等一会儿,放学了妈妈都来了。妈妈不会骗你的。但他还是抱着姐姐,不愿意让姐姐走。
直到最近。心理中心老师联系我,说让我再关注一下孩子的情况,我说好的。上午想到这个孩子 去班里瞄了一眼 看见妈妈在陪她上课,也就没有喊她。中午和班主任又继续沟通了一下。约好今天下午和孩子聊一聊。
今天上了五节课加两个大课间。下课之后就去班里把小姑娘给带来了。他的妈妈当时在旁边坐着看我去带他妈妈很配合。但是小姑娘不太愿意,我就说妈妈也一起去吧,想让妈妈一起去,妈妈也可以陪着,没事的。
到心理咨询室其实聊了很多。聊了小时候的事儿,聊了家里养了小动物 聊了他和姐姐的趣事儿,聊了爸爸妈妈有多么的爱他。聊了他总会要渐渐长大,会要把时间分给老师和朋友们一些,聊到自己也要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勇敢。
还特别准备了两颗糖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看起来对于小朋友来说,小糖果,小零食是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最起码也是挺好的方式。慢慢听他说,慢慢问他他的感受。也试着用系统脱敏法,让他想象一下,如果说妈妈现在在门外能不能接受?如果妈妈走了,走去上了个厕所,那么远的距离能不能接受再远一点到大队部门口呢?再远一点。到大队部门口树下呢,再远一点到。教学楼前面小花坛到升旗台儿,到读书郎。到开心农场,到了桑树呢。或者到门外呢?慢慢想象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就试着用蝴蝶拍。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不要怕,妈妈很快就能来接我啦。我很勇敢,我也很强大,并且我会慢慢的变强大。接下来又想想,如果一节课间不能看到妈妈可以接受吗?如果是一个大课间呢?如果是一个大课间加一节课呢?如果是两节课呢,如果是一个上午呢?当觉得不能接受的时候,就用蝴蝶拍来拍一拍,自己告诉自己,没事的,我可以接受。我可以坚持住。
不断告诉他爸爸妈妈非常的爱你,所有人都非常的爱你,并且爸爸妈妈会永远的爱你。在这个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就会更加有力量来。迎接挑战来帮助自己做出改变。
在这中间。也通过小小的毛绒玩具,还有心理咨询室的沙具来让他减轻戒备,用软软的,可爱的这些物品。来拉近距离感,让他不至于对心理咨询师对老师那么害怕。同时我也跟他讲了,其他的小朋友也有出现过进校的时候不适应的情况。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只是一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了,过了这个阶段,有的同学还当上了大队委,当上了小班长。有的同学变得更加勇敢,就能够自己来到班级里,自己来到教室里老师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我和孩子出来之前,我说我们试一试,现在距离放学还有十分钟左右,我们跟妈妈说让妈妈在门口等小雨,老师在走廊陪着你。看一看能不能做到孩子答应了,但出门的时候,一看到妈妈在旁边接待室那儿坐着,就又控制不住自己了,妈妈也劝了劝我也和他讲了讲,我们刚刚商量好的。他还是想让妈妈送,然后商量两人商量好妈妈送到大队部门口,然后我带着他进班。结果到了大队部门口,他又迟疑了,我又鼓励他,跟他说妈妈也希望看到你更勇敢,更坚强,更成长。然后越来越好,然后他就慢慢的走了,走到走廊里,我跟他说,那我们现在跟妈妈说,让妈妈去门口吧。他就大大方方的跟妈妈摆了摆手,说你出去吧,你去外面等吧。妈妈就去外面等,整体来说完成了。自主进班的一个过程,也勇敢地向妈妈表达了妈妈在外面等我可以的这个想法。我也跟他说,如果周一的时候能够做到小雨老师会再给他一个小奖励,作为勇敢的奖赏。
让我有点意外的是,最后他背上书包出门的时候,他掏了掏口袋,我以为他是要找什么,一看掏出来了一个皮筋递给了我。说要把那个皮筋给我,我很开心,也觉得孩子好像是能够感受到。对他好的事情,然后也愿意表达他。的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