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又曰:“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早课的僧人【译文】
先生又说:“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形象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味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非为本体。”
香客游人【浅谈】
1、同岩中花树节。先生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顺此逻辑,则物本无体,以心为体。一切外在的事与物都是内心的映射。
2、如情侣吵架,同样是阳光灿烂,心情却大相径庭;情侣情意绵绵,同样是阴雨绵绵,却心情因两人恩恩爱爱,而如戴望舒的雨巷,别有诗情画意。
3、所以先生说“万事万物离了我的灵明(即良知)也不复存在,如今人的量子纠缠;反过来也对,“我的灵明离却天地万物鬼神,亦无我的灵明”。意即二者合二为一,不可脱离。
4、良知与事物互为条件,良知必着于事物,而事物上才能体现出你这个人有没有良心,有没有良知。所谓以人验事,以事验人。离开了那个,谈孤零零的良知或事物都没有任何意义。
5、在本节先生提出眼耳鼻口等感官以对物的观照为体,而能感应者当然是心,是心之本体,故曰“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即映照为体。这样,良知与万事万物互为体用,体用一源。如光与灯的因果关系。
百年腊梅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