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重体质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有的人是天生的,有的人则是因为生活不规律,常常抽烟、喝酒、熬夜、进行不适当的滋补等所导致的,还有些人因为长期的情绪压抑而让自己湿气加剧。
湿邪本身就是粘腻的,因此治疗、调理它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要改善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克服不良情绪,还应当选择营养均衡、适合自己的祛湿方法。
比如我们说“淡渗利湿”,就是要选择淡味的食物、少吃盐,因为钠会让水滞留、得不到良好的循环。
适当适度运动能让身体循环更加通畅,可以促进体内的水循环,达到祛湿、减肥的效果。
“脾是后天之本”,把脾养好了,不仅可以改变湿性体质,而且对身体各方面都非常有好处。
祛湿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 因此,要想祛除湿气,首先就得健脾。
健脾首先就得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比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的习惯就很不好,会给脾带来额外的负担。
脾喜欢比较干燥的环境,包括体内的环境和外在的环境。总是处于潮湿阴冷的地方,对于脾的功能也会有影响,外湿可以进到体内引起内湿。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把脾的阳气给遏制住,不能温化就会产生湿。
进食不规律,饥一餐饱一餐,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水湿运不走,也会产生湿气。喜甜食对脾也不好,甜食比较滋腻,容易生湿。比如阿胶是补品,但本身脾虚的人如果吃像阿胶这样滋腻的补品,会加重脾虚、加重湿气。
调理脾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上述不好的生活习惯最好改掉。尽量不食生冷食物,要荤素搭配;尽量少吃甜食,瓜果也要适量。
之前我们提到的薏苡仁、茯苓、白术等都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以每天熬粥的时候放一点儿。夏季的时候自然界湿气重,可以用一些藿香、佩兰做成香包佩戴,经常闻一闻,具有芳香化湿的功效,能改善暑湿季节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症状。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忽视,就是肝和脾的关系。肝和脾关系密切,如果是肝郁脾虚,只是健脾而肝不能疏泄的话,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健脾是关键,疏肝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让肝脾调和,肝气条达疏畅,脾气运化正常,就能把湿气都运走。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很重要的。湿属于阴邪,易阻遏阳气;动则生阳,能够促进气血运行,使阳气升发,而且运动排汗也可以带走湿气。
湿气祛除以后,肿眼泡没有了,“大油脸”没有了,身体浮肿也没有了,人也就有精神了。然后健康的气色从皮肤里透出来,就能面若桃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