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五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五

作者: 白丁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10:15 被阅读14次

二十五  性命双修

  吾师前已抉出动处炼性、静处炼命的旨,其实性命二字,一而二,二而一者。分言之,混沌中有杳杳冥冥之物为性,人能惟精惟一,充执厥中,即养性也;见生生化化之门为命,人能流戊就己,宝精裕气,即立命也。要之,性命二者,不过由太极之动静分而出焉者也。夫太极无动静,而性命之动静即太极之动静。太极浑沦磅礴,无思无为,无声无臭,而究之思为声臭无一不本乎太极。故曰:太极虽无一物,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柢也。人能寂而能惺,惺而仍寂,太极在其中矣。太极在中,即生气在中,大药大丹亦在其中。故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若无此物,则无生焉。炼丹者,即炼此太极也。成仙作圣,亦无非此物也。此物在人,即“父母生前一点灵”是。修之于身,岂有他妙,只是混混沌沌中无知无动时,忽焉而有知有动,即有无相入,天人合发,玄牝之门,生死之窍。要不过自无而生有,自死而之生,自阴而及阳。乾坤之合撰,日月之合朔,人物之重生,基于此矣。但此阳生,最不易得。太上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必于天地合德,日月合璧,晦尽朔初之际,为时无多,俄顷之间,倏忽之久,非平日炼得有慧剑明镜者,不能调和水火,烹出阴阳;且非明镜在胸,不能认得;亦非雄剑在手,不能摘取,直顷刻间事耳。虽然,此顷刻最难得,昔人谓百年三万六千日,惟此一日,一日惟此一时,一时惟此一息,一息之间,其妙不过一阴一阳之动静而已。动时固非,静时亦非,惟在静极动初,阴纯阳始。此际浑浑沦沦,不识不知,氤氤氲氲,如痴如醉,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之际。此正坎离交垢,水火适成一气,乾坤合体,阴阳仍还太初,纯是太和在抱,天然自然于虚无窟子之中。倘不及防,即动后天念虑,迥非太极完成之物,不可以为丹。吾窃愿尔修士神而明之可也。修行人务须心明如镜,气行如泉,如堆金积玉人家,随其所欲,可以信手而得,然后一阳初动,始能了了明明,可以探囊而取。

  此时玄关初现,月露庚方,我即运一点真汞以迎之,此二候求药也,又即前行短之谓也。迨至运汞求铅,铅汞混合,收回丹釜,温养一番。果然气满药灵,天机勃发,自然而然,周身踊跃,外则身如壁立,千仞山高,内则心似寒潭,一轮月净,即当运行河车,工行四正,由微而着,自少而多,天下事莫不如此。此四候有神工,后行长之谓也。然必炼己为先,苟炼己无功,焉能筑基?己者何?即本来真性真命是也。惟于静处炼命,动处炼性,集义生气,积气成义,始有阳生之一候。迩时如某生事繁,莫不

相关文章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五

    二十五 性命双修 吾师前已抉出动处炼性、静处炼命的旨,其实性命二字,一而二,二而一者。分言之,混沌中有杳杳冥冥之物...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一

    一 凡人欲学一事,必先见明道理,立定脚根,一眼看定,一手拿定,不做到极处不休。如此力量,方能了得一件事,纵不能造其...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五

    五 明心见性 吾示明心见性之真谛。夫先天之心即性,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虚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三

    三 厌离出世 人生天地之间,除却金丹大道、返还工夫以外,形形色色享不尽之荣华富贵,无非一幻化之具。在不知道之凡夫,...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七

    七 上上乘法 近来所传者,都是上上乘法。生须从静定中细心体贴,方有会悟。不然,恐信手翻阅,无大滋味。不知吾单词只字...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

    二 阳生之时 诸子谈及阳生之道,已非一端,总不外无思无虑而来。即如贞女烈妇,矢志靡他,一旦偶遇不良,宁舍生而取...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五

    十五 筑基有道 生学玄道已经数十余年,然而基犹未筑者,其故何也?良由修炼无序,作为不真,以行火采药不得实实把柄...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二

    十二 安心久坐 诸子近日静养,无非从色身上寻出真身出来。第一要做一次见一次之功效、长一番之精神。法身涵养久久,始足...

  • 《乐育堂语录》卷一.九

    九 太空之空 太空之所以生生不已,直至亿万年而不灭者,非果空而不实也,中有至诚之神主宰其中,复有流行之气运用于外,...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四

    十四 阴鸷积德 诸子闻吾道之真,须切切提撕,时时唤醒,俾此心常在,此性常存,于以造之深深,习之熟熟,以几乎天然自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lx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