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拆书帮年会赠送的书籍,其实和结构思考力没太大区别,图示更多更容易看进去。
本书将结构思考力分解为三点,一,理解;二,重构;三,呈现。
先说理解-隐性思维显性化。理解分为识别,判断和概括。识别文章或者表述中,哪些是结论型的语言,哪些是事实或者描述型的语言。结论型语言很好识别,有关键词如因此,说明,所以等。文章中的位置一般在段落开头或者结尾,表达中一般在话语的开头或者结尾。如果判断不出来可以尝试的提问“所以呢”找到结论。而证明结论的理由也很好识别,提示词有由于,调查显示,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多问为什么来寻找提示词。也可以戴上白帽子看哪些是数据事实,这些也是证明结论的理由。判断结论和事实的相互关系。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哪些结论,并构建金字塔结构。在前两部的基础上一句话概括:在什么的基础上,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什么。
再说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重构书中分为两大步,第一看问题的思路和角度,要从全局看局部,从现象看本质,追根求源,从未来看现在,逻辑关系要验证。逻辑关系验证分为两方面,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大前提是S是P,小前提是P是M,结论是S是M,这个要站在公理的基础上。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科学研究常用,寻找因果关系,整理经验材料。而后搭建清晰的金字塔结构,就是结构思考力的关键,论证类比,论证是纵向结构,类比是横向结构。论:结论先行,金字塔顶端一定是结论,证:以上统下,上面的结论一定是下面理由可以论证的,类:归类分组,每一个分类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也就是我们的mece,比:逻辑递进,从时间,结构和重要性来排列。金字塔就搭建完成了。
理解重构后最终是要呈现的。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呈现从配关系,得图示和上包装三个方面。配关系:流动,作用,关系,比较四种关系。流动分说明前后顺序的线性关系,流程关系,流程要知道起点和终点和先后顺序。图示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作用有对立合力平衡阻碍。关系分并列重叠包含分割,比较分成分(饼图)排序(纵轴柱状图)序列(时间柱状图)和关联(线性图)。得图示引用图示说明关系。上包装分简化,类比,引用和整合,简化是删除的方式,类比用形象和行为类似的类比,引用广告名言歌曲,整合是从色彩色调数字多方面整合。
本书又从三个方面拓展使用,第一方面,透过结构看表达,理解方面首先要能把问题表述出来,说出来便解决了一半问题了,然后用5W2H大法分析问题,覆盖问题全方面,深层次看懂问题。重构时先确定目标,AB法则:A受众,B行为,如让孩子自己吃饭。SCQA序言法,S现状,C冲突,Q问题,A解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