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学写作(四)
这几天脑子里一直在断断续续琢磨“怎样解决文字过于平实”这个问题,偶有一点所得,先记下来,以防人老痴呆忘记了。
我仔细观察了自己写的狗不理文字,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句式单一,使用的动词也比较单一,充满了“主语是什么什么样的”这样最基本的陈述句。而我观察大神们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字,即使是陈述句也写得推陈出新,花样百出。
因此,我的结论是,所谓“平实”其实是“单调”。
当然我也知道,真正感人的文字,也可以很平实。但并平实不等同单调。大师们写的平实文字一样让人动容,那是繁花似锦之后的返璞归真,武功臻化境,飞花摘叶皆可伤人。
只是,我辈初出茅庐,还是先别做那份想,埋头打怪才是真。初学武功,总得追求像李连杰那样打得花团锦簇才能让人不明觉厉。得道高僧有云,修道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修道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道成后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们还是先行走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修道路上吧。
扯回正题。
句子由词汇构成,我选择从词汇的词性入手分析。句子中使用的词汇,词性无非名动形副连。名词与连词基本没什么花头,是什么就是只能什么。如果使用的表达方式不是描写,大部分句子其实也用不到很多形容词或副词。滥用形容词与副词的后果自是不必说,任谁都知道容易给读者造成堆砌词藻的恶感。
因此,要祛除文字中的这种单调,重任就只能落到了动词身上。我感觉也只有丰富灵活的动词,才能在不动声色间体现语言文字变化。
我自己把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动词”,相对的另一类则是“专用动词”。顾名思义,通用动词可以表示很多种动作、状态,最典型的通用动词就是“是”、“成为”等等。而专用动词则仅仅明确指某一个特定的动作。今天看词典,看到“居多”这个动词,这就是一个专用动词,其涵义就是“大多数是”。如果要写包含有“大多数是”的句子,完全可以用这个词来替代。而我觉得这个词并不是我的主动词汇,在写作时,不会想到去用它。我习惯的写法只有“大多数是”,好像这样一替代,效果好不少。其实整个这篇文章所说的内容,我对文字的这番思考,都由此发轫。
前面说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这样的句子造成行文拖沓,罪魁祸首就在过多使用了通用动词“是”。只要想办法把句子当中的通用动词替换为恰当的专用动词,句子马上就一扫单调沉闷。
比如:
通用动词——“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小说。”
专用动词——“他的作品小说居多。”
简单一修改,句子马上凝练多了。
好像,我又发现了一招,发现者享有命名权,我叫它“专用动词替换法”。
“专用动词替换”这一招非常实用,汉语词汇丰富,大多数通用动词都可以用专用动词来替换。动词的专用程度也有不一样,我猜想,越“专用”的动词,对提升文采的作用越犀利。因此,我猜想应当尽量寻找最恰当的那个专用动词。汉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大量的形容词同时都有动词的词性,或者可以活用作动词。而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时候,很可能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那个最恰当的“专用动词”,有时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我能想到的例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专用动词替换”这招实施方便,效果显著,所困者无非词汇量而已。但与提升修辞水平那虚无飘渺,无处下脚相比,增加词汇量,其实不算多难。修辞水平与幽默感一样,有的时候真的看天赋了。我正在实践的“扫词典大法”,虽然笨一点,应该还算有效。多下点功夫嘛,才华不如人,下点苦功夫终归力所能及。《现代汉语词典》一共1700页,每天扫10页,也只需半年即可扫完。
扫词典的过程中,对动词要特别留心。碰到动词,莫忘祭起造句大法,多造上两个句子加深一下印象再说。千万不可相信自己“这个词熟悉”的错觉。很有可能,这个“熟悉”仅仅为被动熟悉,还达不到主动熟悉,即这个词可能还未被纳入自己的主动词汇库中。换言之,在阅读时碰到,能理解它的意思,而在写作时却很难想到去调遣它。所以,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碰到动词,先扫出来多造两个句子,化“被动”为“主动”。
碰到形容词,也要想一想能不能活用成动词。活用成动词之后会不会出奇制胜,会不会又找到一个“绿”。
再作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专用动词对通用动词的替代能够让文字更加灵动呢?
我发现在这个替代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句子通顺,经常不得不变换语序或者选择不同的句式。这样,句式忽然丰富起来,不经意间,从句子层面治愈了“单调”这个痼疾。
再者,专用动词表达的意思其实都可以用通用动词加上一些修饰语来表达,词典的解释不就是这么写的么。但是,词典为什么有那么厚一本?我想到一个关键点,文字所包含的信息量。
专用动词的信息量显然比通用动词加上修饰语要浓缩得多。两个字能说清楚的意思,换作通用动词需要一个动词加至少一个修饰语,最少要开销到4~5个字了吧。就是说,读者的大脑需要处理一倍以上的数据才能获取等量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就是被造物主设计成了懒惰模式,碰上这样的破事儿不发飚才怪。别说我们的大脑如此吝啬,换作你自己,拿一样的工资干两三倍的活儿你干不干?
反过来想,其实文字信息密度过高,也会让大脑负担过重。有谁看整篇文言文不头痛?不过,现代人有多少人能轻轻松松写出成篇的文言文?咱还是别往那个方向瞎操心了。
想到此,我意识到我这次领悟到的“专用动词替换法”这一招,其实不过是“提高文字信息量密度”这个大招的一个动作。只是,不管怎么样,把这个动作做好就要耗费我相当的努力了。可怜大叔年届不惑。
今天这篇文章,刻意尽量避免通用动词,自我感觉果然要比之前的文字好一些。又有进步,我很开心~~~
愿更多同好,一起师从《现代汉语词典》,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