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事情,经历多了,多少也会产生审美疲惫。这一周,听了几节年轻老师的课,觉得还蛮有意思,想来记下,以后印象会深些。
先说《动物笑谈》,这是七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大致教学过程:(所罗门的故事)导入,字词基础(这块根据学情,着重辨析),寻找“笑点”,赏析品味(借助旁批,老师还专门给了分析样式),体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态度,然后拓展。这堂课,字词的讲解不仅停留在“认”,还有“辩”和“析”。在教学中,能给学生的思考提供几个“支点”,例如借助批注思考,对如何赏析给样本示范等都不错,但整堂课上的很紧张,老师的神情紧张,教学环节紧张,语速紧张,步骤紧张,文章是“笑谈”,却没上出趣味来,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再就是,感觉还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一直说课文只是例子,一堂课老师到底要教什么,什么才是重难点,对这个问题,有人就专门强调,教者要有“单元意识”,部编教材好在,每个单元除了有明确的主题,内容之外,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序”而“明确”的,这篇课文选自的单元内容上都是关于动物,能力上是培养“默读”,七上教材,对这个能力的训练有三到四个单元,循序渐进的具体要求,本单元是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体会文章主旨。若从这点出发,这节课在紧张推进下,恐怕少了“静下来,读进去”的空白时间,这基本上是大多数老师共同的问题。
还有,这节课有个“赏析”指导环节,教者意在指导学生的“鉴赏”能力,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有些拔高了,七年级的孩子能感受,体会到语言之妙,文章之趣就已十分不错,至于“如何能有”,不如再往后放放。然而,一切都不足为虑,年轻的老师刚刚走出校门,对对错错都是起舞的旋律。
《穿井得一人》是七年级的一篇文言,课堂一为“开放”,二为“公开”,所以听课的有不少家长和诸多的老师,先不说老师教的如何,学生上的怎样?我被课堂上一位勤学好问的同志,深深吸引,这位同志断然向老师发问有二:1,老师,你说这个“得”,在我老家读“dei(三声)”是啥意思啊?2、老师,这篇文章我的理解就是“歧义害死人”对不对?
堂上老师应对还算自如,孩子们也可爱的“啪啪啪”的给了掌声。可我在想,这样的处境,换做是我,该如何应对。课堂之上,这种公然随意被人打断的感觉,为什么会让人如此“不悦”?是这样“发问”让我感到被“牵制”吗?换个立场,我想那位“勤学好问的同志”思想一定是简单而美丽的,他想“以身作则”的告诉自己孩子,在课堂上,不会的问题就要“勇敢的”站出来,向老师发问,要无所畏惧,无所顾虑。嗯嗯嗯------,是这样的!
好,最后来说说这堂课(仅为鄙人私下陋言),整堂课老师在教学的教学环节上都没有大问题,非常常规,日常我也是这样上的(当然肯定还没有这么认真),利用好课件,字字落实的直译,然后分析中心思想,然后拓展(这点不错,说到网络上的传谣问题)。哦!我平常可能还不太注意相关拓展的设计。年轻的老师,总很谦虚,亲自找来,非要让我说说不足,我就自不量力,冒冒失失,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瞎说:这样的课,日常来上应该没有问题,重点是夯实基础,积累文言,但是做为公开课,没有“意思”,没有“嚼头”,如果,只是停留在翻译层面上,谁都能教,学生自己看教参也能会,关键是想看看教者对文本的深究和探查,通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炼究字句的品味,找到作者言志载道的那个“关节点”和“精髓处”。
哎!这真是大言不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