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你和我,身边的人,大多都是特立独行的,追求着美妙的梦想,这是年轻的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中的极大多数逐渐放弃了儿时的梦想,向生活妥协了。
我们大部分人在年轻时都想逃离“流于世俗的生活”。这种生活之所以让人讨厌,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它是“被安排的”:每个人出生之后都隐约被预设了一条应该走的道路。这多半是源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复杂分工,人人各司其职,是一种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这部分“被安排的”的内容,主要源自于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的父母大多已经深谙这条道路。从习惯上而言,这个选择已经成为一条厚重的铁链,紧固在父母的意识上;并且从收益来看,父母也认为这条道路整体的收益风险比是相当高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我们逐渐长大之后,我们会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接受这种生活,第二种选择是不接受。
在生活的暴击之下,我们很快深刻的理解了这个事实:接受这种被安排的生活,是一种风险最小、最省力、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我曾经有很短一段时间的创业史:从选合伙人、选项目、募资、招人、运营等等,都按照我理解的现代化经营方式来运营。那是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是一段人生经历中最辛苦和压力最大的日子,我能够在每天下午被阳光照晒,然后这种状态,既不自由,也不享受。后来结束这段创业史之后再回到工作岗位上,我突然有一种异常轻松的感觉,原先以为的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悬在头顶的业绩压力、每天琐碎而毫无意义的事务性工作、可能看不到未来的发展途径,这些在创业面前都是小事,这些打工时候的困难,在创业的时候仍然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在创业的时候会扩大数倍或者数十倍。
就拿创业时候遇到的一些发展困难来说,在打工的环境里,公司给你配了下属辅助你,你还有上司帮你处理难题,遇到市场风险公司会去处理,还每个月定点给你发工资,我那时候认为,没有什么比上班更轻松的事情了。
就拿许多朋友厌恶的办公室求人的事情来说,有时候觉得这种文化真的是糟糕透了,既然公司有规则,干嘛要求职能部门办事,按照规矩来就行了。尤其是有外企烙印的人,腰杆子一般比普通人还要硬一些。然而求人这事,在社会上到处都是,唯一有区别的是,社会上求人,大部分是不成功的,哪怕把膝盖都跪破了,大概率也是没有人搭理的。相反,在公司里身段放低一点,通常都能办成事,因为公司就是一个小家文化,即使有纷争,但绝不会撕破脸。所以办事的难度系数相差的不是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年轻时讨厌按部就班的日子,年纪渐长深思熟虑后,发现还是这种选择最明智。因为他们发现,当一个人决心要过的生活与主流相距越远,它对于自我驾驭生活的能力要求就越高。
这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中,包含着几个要素:健康、健全的技能、自食其力的收入和基本的社会责任。
驾驭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驾驭的最基本而非核心因素,是经济条件:
在我们青少年时期,梦想着逃离世俗生活而不能的原因,是因为经济是由我们父母掌控的,对此,我们只能妥协,即使在精神上仍然保持独立,然而在行为上,我们仍然是妥协的;
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我们逐步接受世俗生活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仅被动的必须融入世俗社会才能获得经济来源这件事本身,同时一旦我们展现出我们想背叛世俗社会的想法时,世俗社会会优先排斥我们,切断我们的经济来源。这就像是巴甫洛夫效应,一旦我们试图思考如何脱离世俗社会,世俗社会就会狠狠的扇我们一巴掌。渐渐的,我们就成为世俗社会的一份子,当这个团体中发现能量较弱的个体有试图背叛世俗社会的行为时,我们会本能的上去狠狠的扇他一巴掌。扇他一巴掌的动力,或者来自于我们试图向我们所在的团体证明我们是其中忠诚的一份子,也可能是试图向过去的那个自我告别的另一种形式。
因此,拜托世俗社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这需要同时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融入世俗社会,第二件事情,是在融入的同时保持头脑绝对的冷静,并且努力做着脱离的事情。
要做到并非很容易,原因在于人类的时间有限,精力更加有限。大脑的运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因此其构造会试图让我们长久的以惯性的方式去操作一件事情,而非在不同的模式中切换。当我们在融入与脱离中不断进行切换时,电脑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去适应这种要求,只有意志力异常强大的人才能长期在状态下坚持。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争取自由的生存状态,和古罗马时期奴隶们争取重获自由,其难度几乎是相似的。而要做到的钥匙也是一样的,那就是强大的渴望、坚定的意志力以及日复一日的为这自由而努力。
没有人的自由是不劳而获的。
比尔盖茨在年轻的时候,白天上课,晚上都睡在机房里,醒了就继续编程,困了就睡觉,连续几周没时间洗漱;
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先去了一家经纪公司工作,每天做着自己很厌恶的经济工作,下了班就全身心进入到自己的投资世界里,有空去兼职做老师,分享投资知识;
马斯克几乎从来不休息,没有上班和下班的概念,也没有工作日和周末的概念,对他而言,每一刻都在工作,都在思考。
这些人,展示了成为一个自由人,应该付出的行为和代价。
此外还有两点尤为关键:一个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使人看到种种观念背后的本质,诸如“流于世俗的生活”究竟是什么,以此挣脱偏见的枷锁,获得对生活的定义权和掌控权;另一个是创造力,因为热爱只维持在品味和喜好层面是轻浮的,只有产生自我创造和输出,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自由也是,对于能够驾驭自由的人而言,自由是他们奋斗的结果,而对于无法驾驭他们的人而言,自由是枷锁,甚至是地狱之门。
我们之所以无法开启自由之门,往往不是对自己的惩罚,而是一种恩赐,因为大部分人承受不了自由之重。
大部分从职场上退休后成为自由状态的人,生活状态往往是变得糟糕而非更好。因为自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我们要有独立的意识、要有丰裕的经济、要有完善的人格、要有规律的生活等等,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是无法脱离世俗生活,成为自由之身的。
我之前的工作岗位,有一个阿姨,家里有几套房,吃穿并不愁,然而退休之后,每天打麻将,日夜颠倒,也缺少运动,身体每况日下。于是她找了一份阿姨的工作,每天工作,用她的原话来说,感觉精神状态好多了。
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和雷丁都是囚犯,最终都获得了自由。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安迪宁可碰的头破血流也要想方设法获得,雷丁只是试图争取一下。在离开监狱之后,安迪畅享在自由的包围中,而雷丁却试图自杀。
对于安迪而言,自由是一种恩赐,因为安迪有强烈的自由欲望,而且有获取财富的能力,同时有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雷丁而言,自由是一种惩罚,因为雷丁没有强烈的自由欲望,没有获取财富的能力。
因此,目标很重要,最好把他上升成为使命,因为一旦你确定了你的使命,你就会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自由就不再是你的枷锁,紧紧的禁锢你的行为,而变成你手上牵着的小狗,能够温柔的依偎在你身边。
茨威格说,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轻时就找到了自己的使命。那么一个人又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使命呢?
我认为,有两个要素,第一,是不断强化并形成自己有别于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财富获取的能力、自控能力、内在的强烈欲望等。第二要逐渐培养对这种能力的驾驭能力,最好把他变成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决定我们能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全部的理性去获得掌控生活的能力。
当我们拥有这两个要素,才是一种走向成熟的状态,这是唯一值得一过的生活。
--END--
备注:本文少部分内容摘录于知乎的文章《生命已经这么短了,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流于世俗而不追求真正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