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谈了产品思维中的迭代和产品的痛点、爽点和痒点,最后还加了一个产品的场景问题,即产品要想获得高的流量转化,就要设计好场景,并能通过场景激发用户的情绪。
这三点从不同角度讲述产品在设计之初的重要思维策略,之前我们谈过点线面体的理论,知道人的发展是不能离开系统的,产品也一样。我手上拿着的水杯,它是一个产品,但这个产品只能代表产品产生过程中的某个点。
这个点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系统的外部表现,它既能展现整个系统的优劣,同时也是用户使用这个系统的入口,所以这个点非常关键。如何做好这个点?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两个关键性思维:确定性和效率。
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性?
很简单,一个水杯能用来喝水,一棵苹果树给它泥土和水它就能长出苹果,这就是确定性。
为什么确定性很重要?
确定性是用户产生依赖的前提。一个水杯不能用来喝水,你还会用它吗?一个内容公众号总是不能持续输出内容,你还会持续关注它吗?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人是讨厌不确定性的。就像你约了一个朋友见面,但这个人总是迟到,迟到就是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会讨厌别人迟到。
一个家庭中总是充满矛盾,夫妻经常会把离婚挂在嘴边,这样的家庭就会充满不确定性,夫妻双方也会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家。
确定性是产品经理上不上道的关键。ATM机是一个产品,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是取现。能取现就是这个产品的确定性。那跟上不上道有什么关系呢?关系是产品经理要能把重点放在取现这个确定点上,而不是这台机器是样子、颜色,以及其他辅助功能。
还有一点,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也就是为某种需求提供服务,而不是产品本身。
效率
我们知道企业是效率分工的产物,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效率,就会面临被淘汰。产品也一样。如何让一个产品不被市场淘汰?就需要这个产品具备效率优势。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提炼四个重要的效率点:
2010年雷军带着十几个人,拿着3000万人民币开始创业做小米手机。他们最先搭起的是小米社区,聚焦了一批手机的发烧友,然后社区以互动的方式做出了MIUI操作系统。
系统迭代的很快,并在过程中不断采纳网友的意见,让很多网友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并积累了大量铁粉。
基于社区的运营过程中,小米打造了一个全员面对用户的组织结构,就是让用户的问题和需求直接给到设计师,而不是由客服或者领导转达,这样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同时也增强了设计师的主动性。
另外,雷军在组织管理上运用了数字化方式来监督和考核大家的工作量。一切以数字说话,这样员工每天就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数字,也就能给自己工作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2011年,小米手机一代发布,三年时间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这在全球硬件企业中,基本上是绝无仅有的成长速度。
在这期间,也就是2011年到2012年,正好是智能手机大换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的流量红利期。雷军意识到,从研发成本上,小米不能和资金实力强的公司那样,把资金砸到上百个型号上,来赢得其中几款的胜利,而是要将有限的资金砸到一两款手机上,这样对比来看,降低总投入的同时,还使单个手机的研发成本达到了其他公司的10倍。
经过4年的爆发式的发展后,2015年到2016年小米迎来的低谷期,市场散发着对小米未来的悲观气息,有评论说:“世界上没有一家手机公司在销量下滑后还能够成功逆转,小米的前途堪忧。”
而且这个时期VIVO和OPPO正在以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明星代言的方式抢占市场流量。得到《产品思维》课主讲人梁宁说过,互联网的战争就是产品和流量的战争。她还说,小米在这个阶段的落后,主要原因是小米过于依赖线上,忽略了线下。要知道VIVO和OPPO已经将它们渠道下沉到中国的六七级市场。
关于流量的问题,小米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小米启动小米之家线下店,并利用电商磨练出来的大数据,支持线下零售做高效率的决策。很快将小米之家的坪效就做到了27万,排在了全球第二。
紧接着小米又推出了小米小店,主要针对的是县和镇,计划开100万家,小米小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支持个人开店的方式,将个人流量转化到产品流量上来。
从目前来看,VIVO和OPPO只是做手机,而小米与他们不同是,除了手机以外,小米的智能产品也做的非常好,而且背后有未来MIUI、小米云等互联网业务的支撑。
用梁宁老师观点来说,小米会比VIVO和OPPO走的更远。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找出关于效率的点有:
一、管理效率。即通过数字考核的方式来量化员工的工作,并通过设计与用户间的高效沟通来快速解决问题。
二、红利期的赋能。三年时间做到世界前三,离不开智能手机大换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的流量红利期的赋能。
三、渠道效率。小米之家和小米小店的渠道布局,让小米迅速以区别于VIVO和OPPO的方式占领流量入口。
四、多维竞争力。小米与VIVO和OPPO相比,它不仅仅是做手机,它还有一系列的智能产品,以及这背后的云计算的能力。
以上四点都是小米产品效率的体现,这里既有外部也有内部,但在这些效率点的共同推进下,就不难发现,小米的产品竞争比拼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整个产品系统的效率。这也是梁宁老师认为小米会比VIVO和OPPO走的远的主要原因。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效率才是竞争的更高境界。这也印证了企业存在的本质。
最后,来做个总结。本篇从产品这个单点入手,引出了产品思维中两个关键要素,确定性和效率。从确定性上来讲,产品经理要在思维上不能局限于一个点,而是要能够通过点,看到整个系统。
关于效率,我们通过小米手机的案例,挖掘出小米成功背后具备的四点效率,通过这四点效率,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在推向市场后,它所面临的竞争就是效率的竞争。从思维上来看,和确定性一样,我们要看到竞争的本质,同时还能够不局限于产品本身,善于通过多个维度,比如渠道、时机、管理等方面来寻求效率的提升点,这样才能不局限于眼前的困难,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一点对于项目经理、公司CEO都是非常有用的思维模式,它在不断提醒我们,每项工作都应该以效率为前提。另一方面,当产品效率丧失时,并不意味着产品的失败,而是意味着我们要找到新的效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