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理科生对文科生的偏见,文科生对理科生的偏见,其实前者占了大多数,然后慢慢的,一些人大概会发觉其实最根深蒂固的,是对所有不能马上产生利益的事物的偏见。简而言之,还是功利。
前天在车上听到几个应该是刚毕业的姑娘在抱怨,说理科毕业论文弄得多么不容易,实验一弄就是几个月才出成果,晒到网上,结果人家留言说毕业论文一周搞定还拿优秀,文科类的就是容易。言语间尽是对文科生的不屑。其实无论文理艺术类,为个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大家都死了很多脑细胞的好么?
一周搞定还拿优秀的,如果是本专业,那绝对有很深的积累,或者是获取信息并利用的效率很高,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想法。基本上我觉得我们班上能做到这点也就某三位学神级别的妹子。其他大多数都是回到学校呆了一个多月折腾出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期间基本还要修改好几遍,这个次数与老师负责任程度有关。我本人是折腾了一个月的开题报告和一个月的论文的,而准备期早在12月就开始了,毕竟写的是外国文学相关的论文,不把主题相关的书和论文都看一遍心里没底。不过还是觉得看少了,如果英文好的话我那时候就该看原著的。还有《第二性》也没好好看。
文理科就好像不同的职业,分工不同,哪有什么高低。偏见大多来自于不了解。
微博上有次看到关注的画手说了这么件事,她的一个同事让她给自己的亲戚的店面设计下(不确定,反正差不多的事),画手拒绝了,然后对方说很简单的,画手内心呵呵,说那要收钱呐,对方说真小气,然后走了。也许不少人都觉得这种场景似曾相识。另一种相似的情况则是我周围的长辈都在劝我去当老师。他们看到有寒暑假,他们觉得很轻松。从小学到大学,有厌恶的老师,也有喜欢的老师,讲课,实习,我自然知道要成为一个好老师而且还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有多困难。但是他们不觉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职业很辛苦,别人的很轻松,其实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例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看你更擅长哪方面咯。
偏见是来自于不了解,而对文科的偏见的根源是功利主义。理科生喷文科生最常见的话就是“学那些有什么用,读了四年出来照样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资也理科的低”。其实大学本来就不是以培养出符合各种公司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地方,那是职业技术学校,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没认识到这点,加上学校本身在课程开设方面也有一定缺陷【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多数人的印象,觉得出来就是当老师,当文秘的,其实还可以做文案策划。假如我们学校这种三本院校在大三给学生提供三个不同方向的培训(师资力量不错的话收钱都行),那么很显然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重点是广告公司的福利好很多!!!),也可以提升学校真实的就业率,而不是靠拿毕业证学位证来获取的伪造的就业证明】。于是大家一拿工作待遇来对比,就觉得文科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可是待遇虽然很重要,却不等同于你活在这世上的一切(心灵鸡汤?)。文学的东西,有人拿来当娱乐消遣,有人能从里头获取经验智慧。如果没有书,为了获取那些经验不知得花上多少时间来摔倒。
似乎扯远了点。以前看过提议文理不分科的,貌似前几年也在说,我觉得这样挺好,不过,或许可以自选科目。例如文科生在理综里选一门,理科生在文综里选。说不定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手段。不分科的话,或许对减少偏见效果有限,但是对学生的思维可以达到更全面的锻炼吧。另外,整个社会氛围啊社会舆论导向也是很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