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懂点金融不吃亏--读《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懂点金融不吃亏--读《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作者: 易小加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22:42 被阅读18次
金融通识课.PNG

最近各种P2P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的新闻再次牵动了大众的神经。根据媒体统计,6月1日~7月18日,全国共有231家P2P平台出现了逾期、跑路、倒闭、经侦介入等情况。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此前截止到2018年6月,全国已经有4347家P2P平台出现了停业以及提资难等各种问题。

所以懂点金融不吃亏,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避免吃亏。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金融似乎是个高大上的话题,在我们眼里,金融就是华尔街的那些大鳄,还有摩天大厦里西装革履的从业者。我们一边用辛苦的工作赚着养家糊口的钱,一边羡慕他们玩着金钱的游戏,拿着很高的收入,并且看上去有点像不劳而获。

经济学家陈志武却告诉我们,金融离我们并不远,而且也很简单。他的《陈志武金融通识课》是一本适合国人作为金融入门的学习书籍,其在书中没有使用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来讲解金融知识,而是利用了通俗的语言去讲解金融的逻辑。内容包括金融来源及其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借贷市场、公司金融、商业模式以及金融理财等。因为本书是作者在某平台讲课内容的合集,所以全书近80个小节,每节都能自称体系单独阅读,可读性很强。

金融的核心是跨期价值交换,也就是说牺牲今天的钱换取未来的收益,或者是牺牲未来的收益来获取今天的钱。最简单的场景就是张三今天把10万元借给李四,李四承诺一年后归还本金外加10%的利率,张三牺牲了今天的金钱换取了未来的收益,而李四虽然牺牲了未来的收益,但今天就能用上这笔钱。除了这种直接性的借贷之外,还有债券、股票、保险等等,无非都是这个原理。这个原理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非常困难,因为其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跨期承诺”。

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履行承诺的,当然原因也有很多。就拿李四借钱的例子来说,一年后李四破产了怎么办?李四虽然赚了钱但就是不想还怎么办?李四跑掉了或者意外身故了怎么办?李四暂时现金不够但业务很好眼看着就能盈利该怎么办......仅仅是简单的双方短期借贷就会有这么多复杂的场景要去考虑,更不用提那些涉及到数十亿人跨越几十年的跨期交换场景了。

我们古代很多制度的安排以及文化理念,其实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跨期承诺问题,提升人与人之间跨期交易的安全性。比如“养儿防老”就是一种金融制度的安排,儿子年幼时父母在其身上付出,父母老了之后儿子就要供养父母。那用什么来保障儿子能够尽到这一责任呢?我们都知道,仅仅是靠亲情那绝对是不靠谱的,所以儒家就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三纲五常”之类的道德伦理制度,让那些不遵守孝道之类的人付出的代价远大于供养的代价,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即使是到今天,还有很多老人一定要抱个孙子才开心,也是受这一制度安排的影响。随着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不需要依靠孩子,那么重男轻女的理念也就会慢慢被消除了。其实这就是金融塑造社会制度和习惯的力量。

白毛女的故事,在我们上一代人的眼里可谓是家喻户晓。大概讲的就是恶霸地主黄世仁欲霸占年轻貌美的喜儿,遂与管家穆仁智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于年内归还欠债。旧历除夕,杨白劳终因无力偿还重利,被黄世仁威逼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

对于这个故事的解读,我们一般都会把其归结到万恶的封建主义制度上去,记得我在语文课上学到相关课文的时候,老师还专门给我们介绍过故事中的“利滚利”是怎么残害穷苦百姓,并让很多人家破人亡的。

但万恶的封建制度却表示,这个锅它不背!对高利贷的痛恨,并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穷苦老百姓自己的想法。最早在周朝的时候,政府就开始利率的管制,到了汉代规定利率不能超过100%,武则天的时候规定官方利率不能超过60%而民间不能超过48%。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规定老百姓可以通过40%的利率向政府借款,就被称之为“与民争利”,这个“利”不是利率太高,而是利率太低。然后就被别有用心的官员利用导致民怨载道。

不仅如此,历朝历代都是严厉打击复利的。并且朝廷的法律也是偏向保护借贷方的。《大清律例》强调,豪强之人“不经官司,抢占他人产业,杖八十以上,超过本利部分追还借方。”另有规定“夺人妻女,杖一百,如有奸占等情,处以绞刑。“

也就是说黄世仁的利滚利是违法且不受保护的,其霸占了喜儿,用万恶封建主义的制度,是要对其处以绞刑的。

并且和我们以为的不同的是,放贷者并不都是富人,根据作者对清朝5000个借贷案例的分析,放贷人中63%为雇农,14%为佃农,12%为自耕农,而富人只占11%。

用作者的话说,青年时期是一辈子中收入最少的时候,并且还特别需要花钱,那时候花钱得到的感受最好,实际效果也更具体。就如我们上学的时候,哪怕每个月能多花100元钱,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

不过那时候我们并不懂得这些金融知识,都是傻傻的拿着父母微薄的生活费在那里清苦的生活。实际上那时候已经有了助学贷款之类的东西,如果懂得这些,那是可以改善一下我们的生活状态的。

前段时间被取缔的校园贷好像又把这类事情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没有原则的放贷让很多自我约束能力有限的学子过早奢靡的生活,最后还不上导致出了很多问题。这也是对金融知识了解不够的原因吧。

除了能够改变你的消费观念,让你更好的生活之外,如果你懂得点金融知识,就会对买房是贷款还是借钱,股票要不要选择热门的,要不要买保险等有着更好的看法和理解,而这些在《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一书中,你都能找到相关的答案。

作者在序言中引用了巴菲特的话说:“如果到四五十岁,你还不能在睡觉的时候也赚钱,你就太失败了。”按照巴菲特的说法,我也面临失败。不过懂一点金融知识,或许能够有些帮助。读一本书并不能立即改变你的生活,但可以让你在下次碰到问题的时候,多一些思考,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你是需要懂一点金融知识的!

相关文章

  • 懂点金融不吃亏--读《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最近各种P2P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的新闻再次牵动了大众的神经。根据媒体统计,6月1日~7月18日,全国共有231家...

  • 陈志武老师和他的金融通识课

    听樊登老师讲书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我想分享的是陈志武老师的金融通识课。 这几天听了陈志武老师的金融通识课,他把金融这...

  • 学《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防止变成无知的大多数

    最近听了樊登老师对话陈志武老师,解读了陈志武老师的新书《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陈志武老师,生于1962年7月。华人...

  • 读《陈志武金融通识》有感

    读《陈志武金融通识》有感 陈志武教授香港人,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讲席教授...

  • 用金融思维看世界

    一直觉得金融离自己很远,直到看了陈志武老师的《陈志武金融通识课》,才知道,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金融,而从金融思维的角...

  • 学点金融吧

    下午听了樊登读书会的新书《陈志武金融通识课》。陈志武教授与樊登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新书,谈金融知识。给我这个金融...

  • 《财富的逻辑1》读后感

    最开始知道这一套系列书籍是通过一位大咖推荐《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下来觉得简单易懂,于是去找了陈志武先生的其他书籍...

  • 学习金融知识

    2021.08.25day237 早上,听了陈志武教授讲《金融通识课》,听这个课,句句戳中我这些年的理财痛点。 我...

  •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陈志武

    一开始了解到这本书是在APP樊登读书会,通过樊登与作者一个多小时的对话,让我大致了解书中的内容。对话的开头特别吸引...

  •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金融一句话解释:跨时间的价值转换。 用现在借未来的钱,来做事。 例子: 今天借你100块,一年还你110块。 为什...

网友评论

  • bd14e1550261:陈志武教授他将把20年的学术研究和常春藤名校授课精华,浓缩成一年的金融通识课。助你解开“为何现代人勤劳而不富有、富有而不幸福”之惑。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带给你的不仅是金融知识和思想框架,更帮你认清财富本源,升级认知模式。

    https://pan.baidu.com/s/181bqUvrB8WrQN5OyS-VY6g

本文标题:懂点金融不吃亏--读《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w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