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大汉第一名将韩信 (上)

大汉第一名将韩信 (上)

作者: 恨天浪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7-22 23:42 被阅读0次

    1,悲惨的童年

    秦末汉初时,有许多不可一世人杰,争霸天下各领风骚。而韩信的出现像一颗闪耀的流星,划破夜空。光芒虽然短暂,缺照亮了整个宇宙,令同时代的将帅黯然失色。

    韩信的出身很卑微,卑微的几乎令他抬不起头。这种卑微一直在他成名之前,都深深地压制着他。

    韩信的父亲死的很早,至于死因历史没有记载,在那个人如草菅一般的乱世,死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韩信与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艰难度日。现如今孤儿寡母的日子也不好过,何况还是两千年前那个女人没地位的乱世。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韩信的童年是多么凄惨。至于韩信母亲以何为生把韩信拉扯大,我们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这娘俩没少受欺负。

    那个年代还没有科考制度,也就是说,读书并不是穷人的出路。

    那时候穷人想出头,实在是太难了。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少年时,韩信的母亲也死了。韩信在世间从此无依无靠,幼年丧父少年丧母。上帝对这位千古奇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安葬母亲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左居右邻乡里乡亲们,似乎没几个愿意帮助韩信的。

    父亲死时,母亲尚在,倒有母亲安置。可如今母亲也不在了,那些平时尚有往来的亲戚都视而不见。

    韩信的内心充满了悲伤与无奈。

    从后来韩信千金谢漂母事件可以看出,韩信是懂得感恩戴德的人。如果这时有亲戚或者乡亲帮助,韩信日后绝对会给予百倍千倍的回报。但历史没有任何记载,说明当时确实没有任何人仗义相助。韩信的心凉了,这是什么世道?苍天,你为何对我如此无情?

    韩信无声的流下来眼泪,也是无助的眼泪。韩信,不要哭,日后你的成就会亮瞎所有人的眼睛,几千年的历史将会记住你。

    小小年纪的韩信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许就是在这时候,韩信有了出人头地的念头,立下了鸿鹄之志。

    安葬母亲以后,韩信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内敛稳重。

    2,胯下之辱

    韩信开始读兵书,虽然衣着破烂落魄不堪,但腰间总是挂着一柄长剑,手里拿着一本兵书。

    古往今来所有名将著作韩信都了然于胸。我想此时韩信一定熟读孙膑、白起、吴起等名将留下的兵法,对这些前辈名宿,领兵百万横扫千里的神采向往不已。从此立志成为像他们那样的绝世名将!

    韩信的变化被乡亲们看在眼里,不成想却遭到无情的耻笑。

    在当时,男人要么从事某种职业,比如经商,做长工,学技术,或者在家种田,要么应召入伍。但这些不是韩信想要的,韩信注定不是凡人,凡人从事的这些行业岂会被韩信看在眼里?

    只是韩信的梦想无人能理解。在人们的眼里,韩信就是一好吃懒做好高骛远的废柴,就你这样还能有什么出息?想名扬天下?想封侯拜爵?做梦吧你……

    韩信对周围的嘲笑视而不见,每天依然佩剑而出,行走于世。燕雀岂知鸿鹄之志?

    没成想,韩信的高傲给他带来这一生最大的耻辱。

    这一天,韩信在街头遇到了几个无赖。

    我们知道,任何朝代都有地痞无赖,比如刘邦在起兵前就是。但流氓也分三六九等。

    一流的流氓不会欺负弱小,不会无理取闹,身上反而带有侠义之气。心里多少有些常人不能理解的野心。刘邦就属于一流的流氓,机会来临时,一跃而起,成就了千古霸业。

    三流的流氓呢,则欺软怕硬,专门欺负弱小。什么拳打敬老院,脚踢幼儿园,行走江湖只对付老弱病残。这类是人见人恨的社会底层垃圾。哪怕给他们再多机会,他们还是甘心做一个小流氓,因为他们只有这点能耐。

    很不幸,韩信遇到的就是这类社会底层,最垃圾的小流氓。

    韩信看着几个流氓,没有丝毫害怕,甚至连话都不想说。

    流氓们不乐意了。特别是流氓头子,被一个人人嘲笑的少年无视,心里那个不爽啊。

    小子,你敢无视我们?你大爷我在这淮阴地界谁敢不服?谁敢不给我面子?你算个什么东西?拿着兵书冒充兵圣?腰里挂把破剑以为自己就是将军了?

    韩信还是不说话,甚至懒得看这几个流氓。

    老大,他在藐视你呀。

    这小子好嚣张。

    老大,要让这小子知道你的厉害才行,不然以后淮阴的人都不把你当回事了。

    老大……

    小流氓们开始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都给老子闭嘴。流氓头子怒了,一声呵斥,然后把目光落在韩信身上。

    韩信,你腰里不是有佩剑么?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拔出剑来跟我决斗,打赢了我,这淮阴以后就是你的了。要么就从我裤裆里钻过去,从此我也不再找你麻烦。

    众人闻言愣住了,街上其它居民都围过来看热闹。一个个不怀好意看着韩信。没有一个人上前劝阻,幸灾乐祸的表情写在脸上。

    这就是人性。任何时候都不缺心里丑陋的吃瓜群众。

    非要这样么?韩信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气。我明明不想惹事,明明只是在等待属于我的时机,不想与任何人交恶,你们为什么非要如此跟我过不去?

    你没有选择。流氓头子嘲笑道,你现在要么杀了我,要么从我裤裆钻过去。快点决定吧。

    韩信的内心很复杂。跟他决斗么?他只是一小流氓,跟蚂蚁没什么区别。我跟他动手,失了身份事小,一不留神把他杀了,按照秦国的法律,杀人者死。我韩信身负奇志,未来一定会扬名立万光宗耀祖,跟这个小流氓以命换命,值得么?

    罢了罢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昔日越王勾践兵败入吴,甘心为奴,忍辱负重。最后尝了夫差的大便,方才取得夫差信任。被释放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灭了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代霸主。我韩信今日受一次侮辱又何妨?

    念及至此,韩信收起愤怒,在围观群众惊讶的目光里,一声不吭的从流氓头子胯下钻了过去。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身后是无情的嘲笑。

    刻苦铭心的耻辱,我韩信记住了!

    这就是历来被史学家浓墨重彩的胯下之辱由来。电影和电视剧里也多有演义。每次看到这个桥段,我心里就是一阵痛。我们无法体会韩信当时的心情,但那绝对是每个男人都无法容忍的耻辱。韩信,你太不容易了。

    3,河边垂钓,以待天时

    经历过那次侮辱以后,韩信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这里的人都是那么的薄情寡义面目可憎。只是此时天时未到,韩信只能留在淮阴继续隐忍。

    韩信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带着兵书佩剑出门。只是不再去闹市,而是去城外河边垂钓。

    历史上最有名的钓鱼,应该是渭水垂钓。无它,只因这位钓鱼的人是姜子牙。历史名人的人里面,出名最晚的非姜子牙莫属。

    八十岁时,还没有遇到什么机会。为了把自己名头打响,这老头想了个歪招,钓鱼时不用鱼钩。

    渭水边钓鱼的人很多,一来二去,有个怪老头钓鱼不用鱼钩的事也就传开了。逐步传到周文王耳朵里。

    周文王一打听,此人叫姜子牙,而且很有才能。便亲自去渭水边请姜子牙出山。

    野史记载,姜子牙当时让文王背着他走路。文王年纪也不小了,背着姜子牙走了八百零八步,走不动了。姜子牙便保了周朝八百年江山。

    这当然是扯淡,信了你就被骗了。姜子牙要有那么厉害,也不至于自家的齐国,后来被田氏玩了个李代桃僵所取代。

    我经常在想,姜子牙真是命长,居然八十岁时身体还不错。如果这老头五六十岁就挂了,那历史上只怕就没这号人了。

    事实证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有好身体,争取比别人多活几十年。一不留神,晚年还能遇到什么大机遇。

    韩信在淮阴城外河边垂钓时,应该也想到过姜子牙的典故。姜子牙在渭水等来了周文王,韩信却没等来大机遇。反而是每天饿的肚子疼。

    活着都要吃饭呀。韩信自幼丧父,少年丧母。母亲活着时,回家还有饭吃。不管吃的是野菜还是稀粥,但至少有食物进肚子里。现在没有人给自己做饭了。

    韩信心里凄苦无比。

    不知道韩信是怎么熬过那个阶段的。我甚至可以想到,韩信有时会在菜市场捡地上的菜叶子,回家煮了吃。当然是在深夜,白天菜市场人多,以韩信的高傲是无法弯腰的。

    河边有很多妇人洗衣服。有的是给自己家洗,有的是给大户人家洗,有的是给制衣厂洗。

    当然,洗衣服的都是女人。古代的男人是不会洗衣服的,至少不会在河边洗。

    给制衣厂或者大户人家洗衣服也是一种工作,叫浣纱女工。

    最出名的浣纱女应该就是西施了。相传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时,有鱼露出水面,看到西施的倾城之姿,惊的沉了下去。沉鱼落雁典故来源于此。

    范蠡后来在浣纱溪遇见西施时,也是惊为天人,一见钟情。可见,所谓的一见钟情,通常是出于对方的美貌。

    韩信没那么好的运气,没有遇到西施这样的绝世美女,只遇到一群普通的妇女。

    不过韩信每天在河边钓鱼,一来二去,也就和这些妇女熟识了。

    这些妇人都是穷苦出身,倒也没有谁嘲笑韩信。只是好生奇怪韩信年纪轻轻,不去做正经营生,每天钓鱼算什么?而且看样子,也不想有钱人家。

    有一位给大户人家洗衣服的老妇人,见韩信每天几乎不吃什么,估计是穷的没饭吃。妇人心里一叹,便每天把自己的饭给韩信分一半。

    起初韩信不接受,但怎奈肚子实在太饿了,也就不再推辞。

    在河边做浣纱女工里面,有一个女孩与韩信年纪相仿。

    俩人挨得比较近,一个洗衣服补贴家用,一个每天钓鱼。悄然间情愫生出。只是韩信知道自己终究不属于这里,也就一直没向女孩表达自己的心思。

    直到有一天,女孩告诉韩信,我要嫁人了。这时韩信突然感到了心痛,但他终究只是点点头,在女孩期盼的目光里微微一笑,祝福你。

    女孩失望了。她多想韩信能勇于表白,只要韩信表白了,她就愿意不顾一切跟韩信在一起。哪怕私奔也在所不辞。可惜她并没有得到韩信的表白。

    第二天,女孩没有来。韩信心里空空的。他知道自己辜负了女孩,只是这能怪他么?他是韩信,心中有宏图大志,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放弃。女孩要的是平静稳定的生活,自己能给她么?

    4,天时已到

    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大秦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奇怪的是,皇帝驾崩全国竟然没有一处悲伤。似乎很多地方老百姓知道皇帝死了,还很高兴。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秦始皇虽然是天下共主,但帝国统一的时间并不长。六国百姓对故国还多有怀念。

    加上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马不停蹄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官道筑长城,开疆拓土一刻不止。

    虽说都是利在千秋的伟大创举,但对当时的百姓来说,就是重重负担了。

    我们都知道,一条大运河让隋朝走向了灭亡。杨广并不算昏庸无能,但大运河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直接导致了各地起义大爆发,辉煌一时的隋朝轰然倒塌。

    就更别说秦始皇做了那么多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老百姓能不怨声载道么?

    秦朝和隋朝的经历极其相似,一个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一个结束了两晋南北朝以来,长达三百八十年的动乱。

    都是盛极一时,在华夏历史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都是二世而亡,短暂的让人惋惜感叹。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老百姓苦,如今这恶魔终于死了,这样大家应该有好日子过了吧。

    谁知大家都想错了。

    秦始皇死后,最小的儿子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这位二世祖简直是个活宝。

    能力没他老爸十分之一强,偏偏比他老爸更要面子。秦始皇制定的治国方针不但没有任何更改,残暴方面反而有过之无不及。

    一上任就修阿房宫,全国各地选宫女,秦始皇好的地方一点不学,坏的地方无师自通。百姓日子不但没好转,反而更苦了。

    我在想,如果把杨广和胡亥身份互换,我想大秦帝国也许不至于那么快就灭亡了。毕竟杨广不会被赵高控制,更不会躲在深宫里啥也不干。

    其实,胡亥做的最错的事,并非瞎折腾。而是不该听赵高的摆布,乱杀功臣。

    我们都知道,秦国的开国丞相是李斯。这位能被秦始皇高度认可的,草根逆袭代表者之一,绝对是牛人!协助秦始皇处理朝政,大小事务经他管理,无不井井有条。

    偏偏赵高一通小报告,说什么李斯想谋反,胡亥一听,这还得了,砍了砍了。

    大秦帝国的中流砥柱就这么没了。

    秦始皇晚年,朝中最能打仗的将领应该就是蒙恬了。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觉得北方不稳,便让蒙恬率领大军去北方。

    蒙恬家族世代出将才,为大秦帝国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蒙氏家族的爵位可以说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到了北方之后,望着浩浩荡荡的匈奴铁骑,蒙恬脸上露出一抹嘲笑,三军听令,给我杀!

    匈奴在当时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放眼公园前二世纪,全世界能挡住匈奴铁骑的国家都少之又少。而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中原各个朝代几乎都吃尽了游牧民族的苦。

    就是这么强大的匈奴,在蒙恬带领的秦军攻击下,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我心里只有一个字,猛!

    偏偏就是大秦帝国这样一位活着的长城,也被胡亥一道诏书赐死。

    朝中没了李斯,军中没了蒙恬。一群跳梁小丑粉墨登场,各种花样作死,不服不行。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拉来反秦的序幕后,天下豪杰闻风而动。顷刻间,万里山河处处金戈铁马磨刀霍霍!

    韩信知道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出现了,是时候实现我韩信胸中抱负了。他丢了鱼杆,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对洗衣的妇人说道,老人家,我要走了。日后我韩信若封王拜相,定以千金回赠。

    妇人笑了,小伙子,好好活着。找个媳妇过日子。

    5,盖世英雄,西楚霸王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在一块陨石上看到一行字:嬴政死而天下崩。

    嬴政就是秦始皇的名字。看到有人这样咒自己,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了方圆一公里的人。

    陨石上的字是谁刻上去的,历史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却是害死了附近的村民。

    民间当时流传一句民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还好这句民谣没传到秦始皇耳朵里,不然楚国人要遭罪了。

    很多人对楚虽三户有误解,误以为秦始皇把楚国人杀的只剩三户了。这可就冤枉秦始皇了。

    当时有姓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基本都是王公贵族或者大户人家。平民百姓通常没有姓氏,只有名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实主要针对的是王公贵族,特别是王室成员。至于平民百姓,秦始皇杀他干啥?自己的江山还要靠这些百姓养活呢。

    不过我们从楚虽三户可以看出,楚国的贵族却是被杀的很惨,差不多只剩三个贵族姓氏了。

    这三个贵族里面其中一个姓氏就是项氏,项氏家族在楚国可谓名将辈出。

    当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时,楚军大将就是项氏家族的项燕。

    向燕打不过王翦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兵力不足。秦国发动了全国兵力,整整六十万有余。项燕统领的是四十万楚军,人数上少了三分之一。

    如果大将之间军事水平相差很远,那么人数的优势反而起不了太大作用。毕竟以少胜多的案例在世界历史上都有不少记载。

    偏偏王翦的军事能力与项燕相差无几,这时候兵力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王翦大兵压境后,项燕率军出击。而王翦按兵不动,也就是死守着大营不让士兵出战。这一守就是一年多。

    项燕大意了,士兵也松懈了。觉得王翦只不过是徒有虚名,压根不敢与我们一较高低。

    偏偏这时候,王翦出击了。六十万秦军如同猛虎下山,一举击败了楚军。

    项燕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秦军太猛了。我们知道,从秦孝公变法以后,秦国就立志统一六国。

    之后的百余年里,一直南征北战。军事素养和作战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是一支强大的百战之师,锐气正旺。

    而楚军则没那么多征战,士兵的整体素养跟秦军压根不在一个档次。因此,楚军败了并不代表项燕的军事能力不如王翦。

    如今尘归尘土归土,王翦项燕都不在了。项燕的孙子项羽则来为爷爷报仇了。

    而项羽的军事指挥能力,比爷爷项燕又高出一个层面。

    二十出头的年纪,在众多诸侯里面已然成为抗秦主力,所向无敌势不可挡。

    韩信几经衡量之下,决定投奔楚军,加入项羽的队伍。

    毕竟童谣都说,亡秦必楚。加入楚军似乎更有前途。

    加上韩信自己深谙兵法,对项羽部署的一系列作战计划都有耳闻,知道项羽乃当世无敌般的存在。

    事实证明,韩信的眼光果然没错。

    各路诸侯不敢正面与秦军交锋的时候,项羽一枝独秀,也是一马当先。率领几万楚军杀入秦军大营,左右冲锋勇猛无敌,如入无人之境。三军将士见主帅如此神勇,谁肯落后?

    不可一世的秦军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

    秦军落败有两大原因,楚军太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赵高的神助攻,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赵高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同时又是胡亥的老师。胡亥这二世祖,傻的可爱呆的天真。国家大事全权交给赵高处理,只知道在后宫玩女人。

    我很怀疑这胡亥是不是秦始皇某次喝醉了以后留下的孩子,智商似乎不在线。

    赵高把持朝政以后,只做两件事,第一,讨胡亥开心,第二,杀有能力的人。

    讨皇帝开心这个可以理解,作为臣子,谁不想讨皇帝开心?

    但杀有能力的人,这个可就是祸国殃民的大事了。朝中有能力的人都被你杀了,国家有难谁来解决问题?

    有些历史学家猜测,赵高是故意灭秦报仇。依据是赵高原本为赵国人,赵国被灭以后,赵高被阉割成太监,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所以才在掌权后乱杀能臣。

    其实这简直是无稽之谈。秦始皇灭了六国,三宫六院多半是六国贵族之女,朝中大臣也多半是他国之臣。

    六国未灭时,天下共主是周天子。所谓六国就相当于周王朝六个大省份的意思。百姓和大臣对国家的概念并不强。

    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人,在自己国家不得志时,便纷纷投奔他国。比如商鞅李斯等人,也都不是秦国人。只是因为在秦国能施展自己才华,便投奔了秦国。

    春秋战国四百年,可谓是人才到处交叉流动的岁月,哪个国家君主贤明,就有人才来投。连孔子这位千古圣人,当时也周游列国,只为推广自己的执政理念,宣导自己的学术。

    至于区区一个赵高,你说他所作所为是为了灭秦报仇?这站的住脚么?

    退一步说,就算赵高为了灭秦报仇,那他总要为自己之前的赵国做点什么吧。比如派自己信任的人管理赵国原来的封地,在诸侯反叛时,扶持赵王后人复国之类。

    赵高如果做了任何一点,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他毁秦是为了报仇雪恨。可实际上赵高什么都没做。

    既然如此,那赵高杀光大秦帝国有能力的文臣武将,目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赵高心里很清楚,自己文不成武不就。若不是把胡亥忽悠的好,自己算个鬼?

    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怎么办?一个字,杀!要么百分百服从自己,要么就去死。

    像李斯蒙恬这样开国丞相和大将军,自然不会服从赵高,甚至还看不起赵高。赵高怎能允许这样的威胁存在?

    哪怕此时各路诸侯反叛,哪怕楚军与秦军正在决战。赵高依然优先考虑自己的地位不受干扰,其他的都放后面再说。

    章邯与项羽大军对峙时,军中粮草不足。章邯派人去咸阳催粮,赵高压根不见使者。使者一害怕,连夜回去怂恿章邯投降项羽。

    所以说,项羽能那么快战胜秦军,赵高功不可没。否则秦军铁了心与楚军血战到底,项羽至少还要打个一年半载。别的不说,章邯就守在大营里不出来,一时半刻,项羽还真攻不进去。

    秦军主力一灭,咸阳城里乱了。聪明的大臣都偷偷跑了,或者提前投靠义军了。

    秦二世胡亥这个活宝还在醉生梦死。却不知道自己的老师,赵高就要来杀自己了。

    其实赵高并不想杀胡亥,胡亥多听自己话呀,简直跟自己的儿子一样。

    只是现在不杀胡亥不行了。天下都成这样了,义军也快打进来了。等胡亥知道了真相,十有八九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带着几个太监结束了胡亥小命。

    可怜胡亥还不算太傻,临死前终于悔悟:若是丞相与蒙恬有一人在此,我何至于此?

    胡亥死后,赵高立秦始皇孙子子婴登基,却只允许子婴称王,不允许称帝。子婴可不是软柿子,秦始皇的后人毕竟不是,个个都像胡亥那样呆萌傻。

    子婴是太子扶苏的儿子,父亲被赵高害死,心里对这可恶的太监恨之入骨。很快就设计将赵高杀了,并下罪己诏告召天下。可为时已晚,各路诸侯早已做大,不再服从秦国号召。

    不日刘邦攻入了咸阳,大秦帝国正式灭亡。建国仅仅十五年,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灰飞烟灭。

    刘邦之所以能顺利打入咸阳,是托了项羽的福。秦军主力让项羽打的龟缩不出,刘邦捡了大便宜。也算是走运吧。但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可以说这时候的刘邦项羽都已经功成名就,而韩信却仍在项羽军中寂寂无名。韩信想要出人头地,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待。金子总会发光的,韩信已经快要发光了。

    楚汉最闪亮的将星即将划破夜空,照亮千古!

    稍后更新下半部,敬请大家关注。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汉第一名将韩信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wz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