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产品思维30讲》学习之三

《产品思维30讲》学习之三

作者: 言岩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15:39 被阅读5次

    作为产品的提供者,有的时候用户购买的并不是某种产品或者服务,他们其实做的是,“雇佣”你的产品或者服务,来完成他们面临的某种任务。

    《不执象而求》,里面说过“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意思是说,执着于表象,不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会越来越远离真相。“人们其实不想买一个1/4英寸的钻头,他们只想要一个1/4英寸的洞”,说的同样是这样的道理。用户“雇佣一个产品呢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需要那个工具”。

    “消费者买的东西,在部分情况下,都不是那个公司认为他自己在卖的东西”。

    其实做产品要带着同理心去观察顾客,了解新隐藏在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和渴望是什么。用一种更为本质的思维和视角去审视我们做的事情是什么?挖掘事物背后的隐含信息,才会更好的服务我们的顾客。

    为什么有的时候做的和想的不一样?人为什么会口是心非?

    因为人会基于自身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的去说一些他认为正确的话,但是这个“正确”并不代表客户的真实选择。

    所以不要被言辞所迷惑,而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作为产品人,我们在思考与客户的交流中,必须做到:1,体会各种人的情绪与潜意识。2,不要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的交流而说出的言辞迷惑。3,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当客户做出选择时,必须让客户卸下防御,因为我们无法与客户做到面对面的交流,客户对产品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必须让客户自然而言的选择使用,而不是被迫。

    如果一个产品引发用户启动任何意识,让用户去思考,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推开用户。

    没什么?

    因为意识即防御。

    所有的思考,都会让用户产生顾虑,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对你产生戒备。

    一个不会自我表达的产品,根本就没有消除顾虑的机会。

    用户使用产品,本质上是与产品在做对话,在进行社交。如果遇到了防御,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退到产品背后,从数据中分析出用户的各种行为,对产品进行优化。在不与用户直接交流的情况下,做出对用户最为自然的选择,不评价用户,不教育用户,柔性指导。

    一个静态的产品,产品人无法直达用户。只能是在用户的使用中去让产品变得更好。

    产品必须做到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最佳选择,让用户觉得安全,放下戒备。

    我们的潜意识的产生,一个来自童年,一个来自后天的重复。在你的潜意识里,绕过你的防御,让你没有抵抗的接受它。

    顺应用户的潜意识,是我们做好产品的前提。让用户的习惯在使用产品中变得流畅,没有痛点。

    就像iphone的解锁功能一样,手一滑,就会自动解锁。

    自然,方显珍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思维30讲》学习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y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