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这样一段:
作为一名作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向读者呈现事物的外在、声音、气味、感觉和味道。关键词是“呈现”,毕竟,向读者展示一至两个感官描写比叙述更具说服力。
在小说创作中,让感官描写发挥更大的作用,避免简单报道事物的模样、声音、感觉、气味和味道。让感官描写构建背景,塑造人物和场景。
评一个学员的写作案例:
描述旧金山。她写了旧金山要塞公园、海湾、山脉、城市中鳞次栉比的建筑以及在她上方巨大的桥梁,甚至是远处的阿尔卡特拉斯岛。
在我们的写作评论小组中总是会先给予积极评价,一些学生认为她对某些地点的描写十分精彩。一些学生指出她在历史和当地风俗的细节方面处理得当。也有些人认为对话描写一针见血,直中主题。还有人说观光船附近游泳的海豹一定非常可爱。
接着,小组陷入沉默之中,直到作者本人察觉其问题所在。
“是不是遗漏了某些描写,”她说,“是吗?”
有一名学生找到了问题根源。他说,他能够清晰地看到一切,但是,他却不能闻到、品尝、触摸或是听到其他任何东西。正是如此。
这位优秀的作者将大量的感官描写集中在视觉上。她仅仅是传递了事物的外在特征。一个人站在旧金山海湾的船上,各种感官相互交织,比如:摇摆晃动的船只、嗷嗷叫喊的海豹、嘎嘎的海鸥声、盐雾笼罩下的气味、味道和感受,以及穿越整个城市的叮咚钟声。
若是能够对其进行修改,那么故事细节便会丰富多彩。在那座桥下的观光船上,她会将读者一同带入船中,在这里,读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一同体验旧金山的千姿百态。
感官分别为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直觉。
你可能会从听觉、视觉和触觉方面描写树叶,但不要过度描写。尽管比萨饼本身没有声音,但是打开比萨饼盒会发出声响。
例如,那片叶子,你可能会写到的触觉描写是其“粗糙或凸起的叶脉”,或从视觉上描写叶子“螺旋式飘落”(或是直线飘落;可以使用一些不常见的词汇),或是从“薄薄的叶子”或“哗哗落叶”
让读者身临其境,让他们能够看、听、摸、尝、闻,甚至感觉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第六感)。
规则是:尽量不要出现“看、听、摸、闻(或任何变体形式)”。换句话说,不要出现“看起来像,闻起来像……”等表达。
请呈现,不要叙述。
哈哈,又一凑更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