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运动会,走在路上,孩子们叫我,问我稍后会不会参加教师趣味运动赛,要去给我加油。
我问:“你们呢?”
孩子们说:“上午参加了两个项目,已经结束了,成绩不咋地。”
我给她们树大拇指:“真棒!有勇气参加,就很了不起了!”
我的高中呢?感觉是臃肿的,随时随地都羞惭得要将自己藏起来。体育课就是我的噩梦,因为要跑步,腿拖得拖不动,总落在最后面,总怀疑旁人都在笑话自己,更不用说运动会了。
后来,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才知道这样的敏感多疑是青春期的“通病”——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谁?适合做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现在看到这些孩子的时候,真心为她们叫好,她们的现在其实是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到达的“罗马”。
听到耳机里唱着:“我没有新闻,没人评论,要拼尽所有,换得普通的剧本。”
说什么恨铁不成钢,说什么朽木不可雕,你真的知道铁的价值、朽木的用处吗?你知道我是怎么变成铁、成为朽木的吗?你的叹息摇头,只是对我的另一种伤害。
想起那句很热的话“我奋斗了二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你轻描淡写,而我思潮汹涌。我们喝着同样的咖啡,却依然在不同的世界。
拜伦 凯蒂说:“永远不会有人理解你,认识到这点就是自由。”如今,我依然普通,但是已经明白自己至少享有另外一种自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