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参禅晨悟(17)

参禅晨悟(17)

作者: 清华个见 | 来源:发表于2019-10-08 16:02 被阅读0次

认知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而得到的基本知识,源于学习与经离历;而感知则强调自身感悟,主要是从自身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身边人的经历,自己耳闻目染,渐渐有自己的感悟想法。

认知是通过理解后将知识内化了,而感知只是对知识的初级认识。

认知既可以来自别人的总结,理性思考,也可以来自自身感性认识,自身体会体悟。认知包括范围更大,感知包括范围更小。

认知包括感知,感知是认知来源之一。当然,不管是感知还是认知,都受主客观影响,对个人来说都不能穷尽。

康德说性格有两类,一类是悟知性格,一类是验知性格。​简单理解分析:心+物=理,无心自然无理。心很多人见不到,只见到物,以为心不存在,自然以为物就是理,心没了,物没了,理也就没有了,凡人都不理解,因为都觉得物就是理,只是心看不见,所以你无法叩听触及,悟知验知都是凡人的性格,能够知道,心是客观存在会变化的,物也是客观存在会变动的,如果认知到心物所处的境,境就是心物交互为理的缘物随境变迁,心随缘而动。

相关文章

  • 参禅晨悟(17)

    认知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而得到的基本知识,源于学习与经离历;而感知则强调自身感悟,主要是从自身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身...

  • 参禅晨悟(18)

    一个良好的习惯因为惯性就放弃了,不愿改变的是自己,不会改变的是环境,而我们的惰性还是在哪里,无论你怎么折腾。 回想...

  • 参禅晨悟(23)

    内心不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就应该即时抛弃,内心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长期保存并不断激发。 抛弃了就懂得放下是什么。 物欲是...

  • 参禅晨悟(21)

    近日,三位外地好友至蓥城相聚。千里相聚,全在于个缘分,而缘分皆缘于事理。 事理是什么?就是判断推演。恰恰,判断推演...

  • 参禅晨悟(20)

    人生的轨迹是一个随时参变系数,因时因地因心情因事理而随时改变,因此人生的轨迹无法预知的,它受三大因素制约:情智力。...

  • 参禅晨悟(19)

    我们,特别是常人,事实上对生命一无所知,对身体、对肉体、对生理构建及其机体运行是茫然的,无论现代解剖学显微技术多么...

  • 参禅晨悟(3)

    适者心安 纵观古今儒、释、道及其西方基督等一切宗教,都要讲求心安。 什么是心安?如何做到心安? 其实就是掌握规律、...

  • 参禅晨悟(2)

    有规律地生活 自然界有规律,人体运行有规律,生活节奏有规律。 然,人往往不能自律,生活的节奏太快,杂物事情太多,这...

  • 参禅晨悟(5)

    内心入静 物欲横流不可怕,可怕的是意欲横流。这是时代之殇,社会所痛。 人心浮躁,皆源于内心的恐惧与无奈,时代在前进...

  • 参禅晨悟(4)

    尊重次序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次序,次序即序列,事物的排列组合。 次序不是论资排辈,而是万事万物的自身排列形态,懂得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参禅晨悟(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cx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