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知不觉中犯了好大的错

不知不觉中犯了好大的错

作者: 雨后天晴wyq碧霞元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22:42 被阅读0次

    别用贿赂向孩子要成绩

    不知不觉中犯了好大的错

          当今,虽然教育做出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是分数还是人生前行的敲门砖,对于孩子来讲最有说服力的一项,纵然大家都明白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还有很多标准,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很多家长都倾向于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给孩子一些“小恩小惠”,如买些小玩具,给点小零食等等,等到孩子长大一点,有些家长甚至以金钱或昂贵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等作为诱饵,希望换来孩子的好成绩。

            我也不例外,老大管理上用的“贿赂”相对少一些,老二的管理相对要费心一些,特别喜欢玩手机,喜欢钱,关于手机,曾经有一段时间是禁止的,觉得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不好,后来又觉得可以每天玩儿半个小时,毕竟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绝对严厉禁止的话,担心有一天上了大学,不在身边,他会彻底放开压抑已久的好奇心去玩儿个够,还不如现在有规则的玩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就利用了孩子的这一点,例如催促孩子快点写完作业不就可以玩会儿吗?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小要求会答应孩子买好吃的,在刚开始,这种物质奖励的方式确实颇为奏效,孩子一回家就好好看书,温习功课,可是,时间一长,就慢慢变得不尽如人意了,后来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尤其是补习班,有时甚至把学习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甚至有时还讨价还价增加奖励的数目。

        后来通过学习和反思我明白了这种奖赏之所以慢慢地失效,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因为“得西效应”在起作用。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做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可见,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实验足以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心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对于任何事情,兴趣才是更大更持久的动力,一旦失去了兴趣,做事的动机就会大大下降。所以,家长如果让孩子养成了为获得奖赏才去努力学习的习惯,孩子就体会不到出色完成一项工作之后的激动与兴奋,单纯的求知的快乐可能会逐渐降低。

        因此,用贿赂小孩子要成绩的做法,非但收效甚微还会令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深受其害。当孩子多次被贿赂之后,就会变得依赖贿赂,甚至做点普通的事也是这样。结果孩子本应拥有的义务感、责任心、荣誉感和求知欲全部被“物质欲”代替了,并且,很多大人并不能区分贿赂和奖励,对于给孩子“贿赂”,大人大多是以为在给孩子奖励。的确,物质奖励是奖励一种,可以填满孩子当时的小小欲望,但是,当孩子以自己的成绩为要挟来取得奖品,父母又答应的时候,不正当的交易就开始了。

        其实,奖励是以奖赏激励人,调动孩子内部动机,让孩子去争取更大的成绩,而“行贿”只是以“奖品”买通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最多只能调动孩子暂时的外部动机而已,并且,奖励孩子并不是说一定要给孩子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才是更重要的、更持久的方式,所以如果家长要想真正的奖励孩子,适当的赞扬要比金钱来得实际和有效得多。

    不知不觉中犯了好大的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不觉中犯了好大的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gy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