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我让办公室的一位年轻老师准备一节公开课,她是一位非常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对工作很认真,经常就工作上的事情和我沟通,进步也非常大。
这次准备公开课,她想要尝试一下如何突破自己的原有思维进行一次阅读课的创新。在思路上她和我聊了她的想法,关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她准备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课堂学习组织形式,但是也出现问题最多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小组活动的组织比较乱,总有学生在浑水摸鱼,做观望者,也有的学生在别人活动的时候趁机唠嗑、扯皮,导致小组活动流于热闹而不是真正踏实讨论、探究;还有的时候教师对于整堂课的小组活动设计缺少梯度设计,让真正想要学习的学生得不得能力上的提升,只是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有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忙于课堂任务的推进,就忽略了小组之间的竞争规则,看不到学生的表现没有及时给以学生正面反馈和激励,导致一部分积极表现的学生热情受到打击;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在课堂的最后总结出所有小组表现的结果的时候,我们如何运用小组的最后成绩?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持续激励学生参与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学生在斗志昂扬的努力之后没有得到预期的鼓励和表彰,那么以后他们就没有继续和老师玩下去的激情了。如何对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奖励,着着实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
以前有的老师进行物质奖励,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奖励糖果啥的,这样的奖励不是我主张的。学习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物质奖励会弱化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有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给获胜的小组鼓掌祝贺一下,这个又有点虚伪,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大,学生表面上或许不会表露出什么,但是很多学生心理会感到失望。换位思考一下,也能理解。还有的老师曾经给得分不同的小组分别给以不做作业、做少量的作业和做较多的作业的不同待遇,这样对小组活动的激励作用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变成了变相的惩罚,效果可想而知。只要竞争就会有输赢,谁都不想输,输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是如果只按照一次课堂的评比结果来奖罚,一些学生在心理会对拖后腿的同学有怨言,这不利于学生的合作。
那么到底如何运用课堂小组活动的结果呢?这个问题是个值得我们思考和不断探索的好问题,我和这位年轻人一起商量。为了鼓励学生背单词,我曾经给自己的学生发过奖状,每次获得优秀结果的学生要在我提前准备的奖状上亲自签名,我还要在他们签名的时候给他们拍照。当学生知道我要让他们签名拍照的时候,特别激动,还特意告诉我下次考单词之前一定要提前告诉他,他好准备,不然他就无法达到优秀了。其实我只要他们能坚持背单词就可以了,所以我当然愿意让他们提前准备了,所以这一个小小的奖励就激发了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把这个事情给这位年轻人分享之后,她说她也用发奖状的方式来表彰获胜的小组,我们找来荣誉证书的封皮,然后她让学生自己设计、绘制奖状的风格,对小组活动的前三名进行奖励。当堂颁发证书,合影留念,大力表彰。这个创意出来之后我们都非常开心。
今天当她把学生设计的奖状给我看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实在是太漂亮了。设计奖状的学生结合课堂上学习的阅读内容以不同的节日为背景设计了奖状的图案,色彩的选择,画面的沟通都让我从这个设计中看到了学生的艺术天赋、创造思维和喷薄而出的灵感。看到这样的奖状时,每位获奖的小组在翻开证书那一刻收获的心理幸福感是他们学习生涯的一次美好体验和独家记忆。
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意识到每一次挑战都是一个新的探索机会,我们不一定能在探索中达到特别的目的和高度,但是我们一定会在探索中收获尝试的欣喜和成长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