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审美是一个人气质的展现,不仅体现在音乐、绘画上,家居生活、穿衣打扮、谈吐操行等等都展现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审美,这是通过文化程度、品行、阅读等日渐显现的。
工匠与艺术家的区别在于浅创作与深度创作的本质不同。像米开朗基罗所说:“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
当崇高与深度创作的美具备时,艺术的审美修养也就得到了升华。作者关注这两个审美反应的对比,提出了一个生物学解释去说明人性,也的确适用于所有生物的本性。如果美的经验会与色情魅力相关,那也只源于人类繁衍和保存物种的本能。他发现,崇高的感觉与之相反,非常接近我们的敬畏感和恐惧感,与自我保护的本能相关:一位有吸引力的女性是优美的,一道雷暴则崇高。换言之,有趣味的人的选择菜单,现在有两个主要范畴:一种是美,可以在完美的艺术中享受到;另一种是崇高,是敬畏精神,它非常接近坚硬、庄严的特性。
艺术不是以量取胜。但解决了量的问题后(求质),则量越多越好。一个人有无才能,是一回事;有才能,能不能找到题材,又是一回事。许多人才高,一辈子找不到好题材,使不上好方法,郁郁终生。
最难的还是人性,因为人性近看是看不清的,远看才能看清。人间百态,莎士比亚退得很开。退得最远最开的,是上帝。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作品里放不下,但又让人看出还有许多东西,这就是艺术家的深度。
艺术家纯粹是人间的,不是天堂地狱的。天堂地狱,没有深度。只有在天堂地狱之间,人间这一段看深度。谁把这深度处理好了,能上天堂,处理不好,下地狱。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18324/17ad72cf121d1da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