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模仿》中有这样一段话:据说在艺术的世界里,平凡的艺术家模仿其他作品的表面,卓越的艺术家会进入作品,从内部“盗走”作品。回想起自己写论文的过程,深以为然。
记得自己刚开始准备毕业论文时,听了很多论文指导的课程,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去请教自己的导师,导师只说了四个字说:多看文献。
自诩是个听话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意见,在知网上搜集了与自己毕业论文论题相关的20篇优秀论文,打印出来,准备好好研习。
每天早上5:00起床看论文,不但在打印出来的纸质版论文上做标记,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做笔记,从论文架构到理论依据,从论证方法到论证过程,每篇论文都要写上8-10页笔记。
边看、边写、边思考。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共学习分析了15篇论文(剩下的5篇看的比较快,没有做详细记录),笔记写满了厚厚的笔记本。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对自己的论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梳理出自己论文的理论依据,更梳理出自己的论文思路。
有了这个基础,我又结合自己所在行业、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可以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我说:如果说我的论文完成还算顺利,那是因为有学习分析了别人15篇论文的过程做基础。
深度模仿不仅在商业领域、艺术领域、学习领域适用,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同样适用。个人成长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定向成长的过程。模仿使成长过程变得高效,深度模仿让成长结果不可复制。
一、深度模仿的四个要素:
1.定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价值:明确自己的价值。
3.活动:为实现价值需要做什么。
4.资源:分析自己拥有的关键资源
二、深度模仿的五个步骤:
1.分析现状:对自身情况进行整体评价,找到自身强项和弱电,发现威胁和机会。
2.选择参照样本:树立榜样,对标学习。
3.描绘蓝图:成长方向、过程及前景。
4.理想与现状差距的逆运算:计划中的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5.实行变革:为了实现目标,调整和改变自己行为。
模仿是成长之捷径。模仿的本质,不是不模仿,而是无法被人模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