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羡慕那些在大场合能够侃侃而谈,逻辑思维特别强的人。很多场合自己有时也很想去讲点什么,或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又怕自己讲不好,不敢表达。有时又想豁出去了,把面子放下,讲不好又如何?但是却发现脑子一片混乱,不知道从何说起,一开口就发现嘴上表达的和心里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完全没有思路,只能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思路不清,心里就没底,一心慌就更不能清晰的表达,结果真的脸丢大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699290/3b186cfb87709e59.png)
其实这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因为做为一个现代人,就算自己不是身居要职,也难免会有一些需要在公共场合发言的需要。后来我发现,那些在我们眼里能在大场合侃侃而谈的人,其实也并非是天生如此,大部分都是经过刻意练习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样子。直到有一天我读到《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这本书最后一节,格鲁夫告诉我们,每一个经理人都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培训师,因为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提升自我最快的方式。
在这个知识付费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学习,希望总有一天能够通过学习变得无所不能,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学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课,却发现要用的时候就像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因为一味的输入,却忽略了只有输出才是学习最好的方式。输出必须要把所学的内容完全弄懂才能讲出来,在输出的过程又逼着自己有目的的输入,一旦形成一个正循环,那么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培训师这个职业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具备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还要具备演讲和很强的控场能力等等。那么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的新人小白来说,该从哪里着手,即少走弯路,又能快速入门呢?下面我来讲讲自己是如何做的:
首先是职业规划,掊训师分为企业内部培训师和职业培训师,根据不同领域又有很多细分的类型。所以在一开始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只有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有可能会到达。看过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忙于赶路,最终忘记了赶路的初衷。职业规划的原则遵循以终为始。
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
1.先找到自己喜欢做,又能够做的事情情,作为自己的目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针对目标,进行SWOT(优势、劣势、威肋、机会)分析——知己知彼。
3.制定于详细的行动计划,缩小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行动地图。
4.养成习惯,坚持行动——成功是一种习惯。
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以后,就要尽快做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这份行动计划一定要符合SMART原则( 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联的、有时限的)。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再好的计划不去行动,那也只能算是一个愿景。所以只有上路了才有可能到达,并且这个过程必须要全力以赴,记住是全力以赴不是尽力而为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6699290/810ceeffa5d9f8c4.png)
咦!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有差别吗?当然有了,卫红教练告诉我们:尽力而为,可能是十分的力,只使出七、八分,就会怨天尤人,打退堂鼓。全力以赴,可能是十分的力,也要拼出十二分的劲。所以现在我每天会问自己“全力以赴”了吗?在此把这句话送给正在看文章的您,认准一件事,就全力以赴去实现吧,别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