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21063/43381966711df6d7.jpg)
或许因为孩子学习没有专注力,可能有时不爱动脑思考,有时心思不在学习上,而是玩心太重了。“没有教不会的,只有学不会的孩子。”总结一句,孩子的心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勿以反驳观点致胜,那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孩子平静的认真学习,“不声不响”的听着,但是过后问他:“宝贝,这道题怎么回答?”只见他望着你,摸不着头脑回答不出来。有点意思,孩子“理直气壮”没有吭声,完全表现“乖乖"的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21063/2d88e9c72eaed947.jpg)
没有攻击力“针锋相对”的表情,轮到你“不思其反”的纳闷了。自己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一点点在心里诉说着.…...也许孩子接受的能力有限,来不及仔细“思考”中。用一道简单的题目去引起“重视”,他会好好的想一想,不急于求成。而是你交代:“想到了就说出来。写在纸上并交上来,无关对错的答案,在于你自己想出来就可以。不必那么快的回答,一定要完成任务哦!包括每天课后的作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21063/3a8edeafbc737f55.jpg)
有的孩子表达中有“缺点”。不会用语言去选择,而是“东凑西拼”的语言去陈述。难怪反应思想的缓慢,需要时间去锻炼。还有要求自己去做好。孩子会做不会写,会写不会说,会说又不会表达。方式多种不尽人意。结果也是不相同的。其实,每个孩子的思想觉悟截然不同,性格特点是需要面对。表达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满满。在于心里知道怎么做?还是没有表达的欲望。甚至觉得嘴巴难以说出来。有时,嘴巴跟不上节奏,脑袋里转动“灵活”的运用。可以抓住“缺点”去培养,在两者之间相互传达,真的很不错!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21063/0446d7ed85c754e8.jpg)
其实孩子说不上来,他心里都明白。只不过不屑一顾罢了。你不必去“胡思乱想"什么?凡事要慢慢来,可能要付出精力的理解,孩子心里的声音。沟通交流在所难免,需要去鼓励一下,值得做好“奖励”分明的方法。才会让他愿意去付出。而不是不停的反问与提醒。“循环”不断的进步让他尽力发挥,渐渐“如愿以偿”才会看到结果。那是彼此之间相互的情感,深入心灵层面的“倾听”。你会发现自己适应了,孩子心里的“需求”,一点点在心里扎根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