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最后的几天开始不洗头宅在家煲剧的颓废模式,无意中在点播区域看到《生门》这部记录片,花两天时间把全片九集追完。
第一反应:我妈把我养这么大真不容易,据说当年还是“毛毛”(武汉话中指宝宝的意思,片里把初生儿喊作“毛毛”,贼可爱)的我脐带绕颈四圈,抢救送保温箱后才过来的。
第二反应:生娃有风险,要娃需谨慎。
《生门》纪录的故事集中发生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产科的工作日常、生死交替、每个家庭背后的欢笑哀愁,是生命,是现实。
一部好的纪录片是一个有表达的作品,《生门》可以用医患关系、社会分配、女权主义等等视角去切入,里面糅杂了太多的家庭关系,父女、夫妻、婆媳...它的本意并不是让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对生育感到恐惧,繁衍后代从来不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家庭的爱、体谅与责任,当然离不开经济基础。
钱不是万能的,但可以解决80%以上的问题
小时候我最大的梦想是25岁结婚,成立自己温馨的小家庭,丈夫帅气体贴,孩子可爱精灵。现在22岁的我:emmmm,25岁还是多存一些钱再说吧。
有一部香港电影叫《嫁个有钱人》,多金的男二 willson 因为女主阿咪的善良不做作喜欢上了她,但阿咪还是因为真爱选择了修车房的穷小子阿诞,最后感动天神,获得一大笔钱过上了幸福的童话生活。划重点:物质基础+用爱发电=幸福生活。
有人说,找对象还是在校园里认识的好,单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变现实了物质了,因为 ta 再也不是活在父母朋友搭建的童话里,ta 要面对现实,披荆斩棘,哪怕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比美好多的更多。
送到中南医院产科的孕妇,或多或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贫贱夫妻百事哀,五万块,能救下自己的妻子和双胞胎小孩,但郑清明拿不出来,虽然难以抉择,但他要考虑医生问的:保大人还是保小孩;尹娟的公公为了筹集手术费,辗转走访居委、街道、单位,皮鞋走开口,用医用胶带缠缠继续穿,笑道:这样还可以;高血压产妇不顾医生劝阻,欲签字出院,她不担心肚子里的孩子吗?她住不起ICU,也担心承担不起早产儿后续的治疗费用。片里出现很多次楼梯间吸烟的镜头,或是丈夫,或是公婆,或是父母。
这时候,有钱则对生命有更多的选择权。弹幕里有人抨击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务人员应该医者仁心,不能一直讲钱钱钱。人道是第一考量,医院也为特殊情况的家庭先治疗后缴费,医生在救回生命的前提下按照最低花费的标准制定治疗方案,甚至以个人名义签担保(李主任在与同事的聊天中有稍微透露如病人逃费出院,担保的医生是要扣除相应的奖金的),但每行每业都有规章制度,如果每个人都欠费治疗想必医院的运转也面临着崩溃,没钱停治疗也是无奈之举。但抱怨国家社会不公的同时,是不是也要问问自身,我是否有能力去承担生产前后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准备。四十几岁的李清明送妻子来医院的五千块也是借来的,基本上没有积蓄;尹娟的双方父母都为退休职工,丈夫入狱,自身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备孕前各方都让她考虑好自身情况先不要小孩。并不是说没钱不能要小孩,但意外不能预测,钱能给孕妇和宝宝一个更安全的保障。
没有钱,我不会选择生小孩。
她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一个母亲
有人说,生育能让你看清与你一起孕育生命的是什么人,嫁进是一个什么家庭。
夏锦菊,33岁,六孕二生,凶险性胎盘前置。26周就入院保胎,生产时出现大出血,共计输血一万三千多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置换四次,丈夫不在身边,婆家只来了婆婆一人,病危通知书由父亲签订。
李双双,重度子痫前期,要求引产,丈夫既不想要这个小孩,也没有拿掉这个小孩的勇气和决断。
肚子上的伤口疼,但内心更感到悲伤吧。在没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也以为生产就想电视剧里面演的,宫缩,阵痛,小孩哇一声就生出来了,但现实中可能会面临大出血、子宫摘除、并发症引发等等一系列问题。医院是最能窥视人性的地方,即便在镜头下,面对利益,面对生死,人的表现难以掩饰。由始至终,夏锦菊的婆家人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宝宝抱出手术室时婆婆急切拥上来,目光始终放在宝宝身上,第二次是丈夫抱着宝宝等待做新生儿检查。
而她的父亲看了一眼宝宝后则往手术室里不安地探望。心脏停跳两次抢救过来送到ICU后,守在病床前也是她的父亲,母与子,父亲始终最牵挂的是女儿的安危。最终的呈现都经过剪辑,有些镜头我们无法看到,对于丈夫与婆家,我们无法做太多的评论,丈夫的缺席不能简单断定他的不爱,或许镜头以外有更多的难言之隐,但没有丈夫的陪伴,内心或多或少感到失望和恐惧。
第一胎生女儿夏锦菊独自一人前往手术室我们常谈到权利,谈及平等,实际上身不由己,生育权并不是由女性一个人决定的,生不生、生几个、生什么,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个家庭甚至是社会的左右,甚至是生存权,也是别人做决定的,保大人还是保小孩?李双双的宝宝引产还是剖腹,抢救与否,没有人去问过作为母亲的意见,丈夫和公婆反复向医生确认存活和正常的保证率,害怕人财两空,我们无法对他们作太多的苛责,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也可能处于纠结和痛苦的状态,让人难过的是在丈夫及公婆的顾虑中,他们更多站在自身的角度,能否承担起不健全的小孩,生活质量可能受到影响,而不是因为担心孩子存活下来后孩子不易的生活而选择放弃。更心疼的是李双双得知孩子的情况,在床上默默掉泪时,身旁的丈夫说了两句话:别哭了,哭什么。没有给妻子一句安慰,没有一个拥抱,没有想到她的心里同样也会害怕和难过。
当心情被新生儿的安危牵扯住时,有时候也忘了母亲她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母亲的身份,母亲当然不会跟自己的宝宝争风吃醋,但当家人的关注基本都放在宝宝身上,刚从鬼门关走一转回来的自己躺在病床上仿佛局外人,是什么样的心情?
产科里也有许多瞬间令人动容
陈小凤同房的家属得知他们家的情况后,积极给出建议和帮助,出院时一个老太太坚持给他们红包,鼓励夫妻俩互爱互助,把宝宝抚养成人;
一心求子的曾宪春丈夫感受到妻子的不易后,打电话回家报平安第一句话是:大人现在正常了,而非生的是儿子;
小萍的公婆待她如亲女儿,喂饭、按摩、洗头,忙前忙后,安慰她不要担心费用问题,让她在医院安心养好病再回家(婆家家境也不好,四处借钱、打工,交治疗费用);丈夫将她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不介意子宫是否摘除,他说:我们这辈子是要在一起的。
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我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感谢老仙女在生产中的痛苦和害怕中坚持下来,感谢大伯娘和外婆在保温箱旁守过日日夜夜,我知道生命来之不易,从未想过用自杀这种愚蠢方式去结束生命,生命应该敬畏和尊重,我珍惜每一天,感恩家人和遇到的每一个人。
评论里有人说感到身为女性的悲哀,感到恐惧。这是现实,但这不是全部。要相信我们足够优秀足够幸运足够值得遇到对的人,跟他孕育延续你们爱与血缘的小生命。让生门背后更多的是勇敢、爱和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