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网络谜踪》:被操纵的是桌面还是观众?

《网络谜踪》:被操纵的是桌面还是观众?

作者: 沙沙库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11:54 被阅读7次
    《网络谜踪》(Searching),2018  

    桌面爆款《网络谜踪》是今年给观众的一大惊喜,游走于电脑桌面的视角变幻虽非首创,但在桌面这一电影内容载体上演绎的一出戏里面,《网络谜踪》的寻女故事是相比较同类型叙述中感情、剧作更为饱满的,这也是其获得肯定的一大因素,桌面恰当地承载了这个故事,故事在桌面上生动有趣。

    好莱坞打拼多年的韩国“周杰伦”开始挑大梁

    由此,一种互联网入侵下的电影形式呼之欲出,以电脑桌面为依托,利用局部互联网资源,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点绘制成面,绘制过程中,有普通人惯用的互联网搜索模式,观众享受着顺藤摸瓜式的愉悦,同时,也能够被故事情节所感动

    像悬疑片一样,桌面上的每个图标都是线索,每个视频都是过去存在的记录,关于事件的经过依附在桌面上,这个桌面就像是潘多拉魔盒,在这个半封闭的平面内呈现无限可能。

    桌面与悬疑真是天作之合,电脑特有的search就像是对真相的搜寻,每一处桌面游戏被赋予了类似案件的共性—从结果反推经过。

    《网络谜踪》剧照

    而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可以跟随主角点击每个图标,打开每个应用,搜索每个网页不断条件反射,从而达到某个阶段性的结果。但到了影片后半部分,谜底愈发清晰的时候,桌面信息不再由主角操控(看上去每个视频的放映并不是父亲的行为),那又是谁在操纵影像影响我们的判断呢?

    影片前半部分大量情节是在父亲的视角下进行的,点击图标打开视频的操作都来自父亲,呈现的内容也几乎是对案情真相的搜寻,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使得父亲的search与案件息息相关,并影响我们的判断。到后来,这双手更加不加节制地操控我们的思维,越过父亲,直接向我们解读真相,尽管有着互联网作为中间媒介。

    传统电影里,摄像机镜头是有这样的性质的,因为导演的作者性,电影总会嵌入导演的思想,商业模式下导演影响着演员表演、总体调度,更不用说艺术电影领域导演的全面领导。所以,与其认为摄像机镜头在影响着观众对电影文本的认知倒不如说是背后的创作者利用镜头对观众施加影响

    我们的视点很容易跟随鼠标从而被创作者操控

    将这样的理论加入到悬疑电影里,创作者的影响会更加明显,这样的混合影响着电影是否需要将结果呈现或者是否留下开放式的结局。而在《网络谜踪》里,导演选择了将真相探究到底的结构,更是在剧作愈发扑朔迷离需要关键线索揭开疑惑的时候,放弃了父亲的这一角色对案件的解释作用,转而变成了对事件的直接接管。

    所以是谁在操纵我们的观看和思维这点已经很明显,电脑桌面或者说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就像摄像机镜头一样被创作者利用,对我们的观看施加想让我们看到的一切。

    但已经有摄像机的情况下又在电影画面中再加一层“摄像机”或者说再加一层镜头渲染这有必要吗?

    如果说电脑桌面就像另一个摄像机,“摄像机”存在于文本内部,那么就会增加电影好似戏中戏的层次感,这种模式的电影很多,很多导演也热衷于这样的试验,比如迈克尔哈内克的《隐藏摄像机》、《快乐家族》;摄像机存在于文本外部,呈现某种效果,这种对摄像机拍摄方法的运用比较成功的有如《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这样的伪记录电影。

    《网络谜踪》这类桌面电影应该属于哪一类?很明显,以摄像机作为中介,内外都是戏的戏中戏本质上是有两段时间影像的,两条时间线可能重合也可能分开;而文本外部的摄像机呈现的时间线只有一条,“摄像机”与文本捏合在一起,“摄像机”与观众之间几乎没有空间。《网络谜踪》就属于后一类,一段时间影像,一条时间线,观众与桌面间没有任何空间。

    也许我们可以参考伪记录电影的风潮给桌面电影做个参考,也许桌面电影对电影的革新仅是对文本呈现效果的方式创新,也许现在说这类电影创造了新的电影分支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操纵观众思维越明显,电影需要的调度就越重要,《网络谜踪》里对剪辑的高标准就体现了这点,拍摄用了13天,后期花了两年。

    制作人员辛苦了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新鲜感,桌面电影的本质就像在摄像机与文本间再放置一台摄像机,这台摄像机能够给电影本身带来什么,很难去定义。 

    但从传统电影角度,我们依然可以期待这类电影能够展现更加完善的电影性,人物、场景、剧作结构依然可以日臻完善,《网络谜踪》在同类型里就在故事逻辑、共情营造上更为合理丰满,更容易说服观众。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开始时对家庭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看到妈妈的样子以及女儿对钢琴的热爱。最后也可以看到女儿修复了与爸爸的裂痕,把康复中与爸爸的相片设置成了关机画面。

    妈妈为“管理员”的系统里的家庭故事和体现细节的XP系统都很好的完成了“共情”的任务  

    除了剧作上的人物感情,镜头的性质也可以加以利用,创作者既然在操纵我们的观看,那么我们观看的内容就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剔除电影本身的真实性讨论,我们其实可以看到真实也可看到虚构,这取决于导演、编剧们的所指所想。如此真实虚构的模棱两可无疑增加了对事件解构的难度。

    另外,除了悬疑题材,桌面是否可以将目光聚焦其他电影类型,爱情、剧情等也许都是桌面类可以承载的对象,原本带着悬疑性质的桌面类与其他类型的互文也会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带。

    《网络谜踪》作为电脑桌面电影当下的最高峰,被广泛赞誉,这个高峰来自扎紧桌面的篱笆,更好的完成了传统电影的部分,对于电脑桌面本身或者说电影形式革新层面,是否会像伪纪录电影短暂主流过,我们不得而知。但电脑桌面电影当下该做的,也许是在固定的形势下,探索传统电影内核在该形式下的可能,拓宽文本疆域,思考类型互文,使得该类型能够驾驭住多角度、人文与理性化的解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谜踪》:被操纵的是桌面还是观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zw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