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作者: 如果zhj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2:46 被阅读0次

(注:此篇根据去年任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期间所得的一知半解所作。)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这是一件宋代的玉器,人们称其为“白玉荷叶杯”,现静静地躺在衢州市博物馆的展柜里。

重现人间

1974年的11月26日那天,衢州市郊区一农民在自家的菜园内掘土时,发现了一座古墓。墓志铭显示,这是一座南宋咸淳十年(1274)的古墓。墓主人史绳祖何许人也?百度可知,他是南宋的一名中层官员,曾任成都玉局观主管,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学者,其著作《学斋占毕》收入四库全书,晚年寓居衢州。这件玉荷叶形杯是其墓中出土的七件国家一级文物之一。

杯之美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此器物为圆雕和田玉器,长11.5厘米,宽9.8厘米,高3.1厘米,玉质莹润通透。整体为圆雕荷叶组成,大片弧状边缘卷拢荷叶为杯体,中心凹陷,四边起翘,背面雕刻有形态各异的莲花。杯内阴刻叶脉纹,形如伞骨,脉络清晰。小片荷叶为杯把顶端,叶茎卷曲成环形杯把。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整个器形造型生动,镂雕、圆雕、浮雕工艺精湛,简洁自然,似荷叶在荷塘中摇曳生姿。

杯之价

它出土于纪年墓中,是代表南宋玉器制作工艺水平并不多见的珍品,是宋式文雅的实物呈现,对于研究南宋时期官宦人家生活、人葬习俗、艺术等方面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杯之耀

2006年,中央电视台二套“鉴宝”节目中,主持人罗晰月介绍它为目前国内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珍贵的玉荷叶杯。

2010年10月,该杯参加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再次引起关注。

台北博物馆2018年所编《精彩一百.国宝总动员》一书中也提及此杯。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杯之用

此玉器的功能设定,尚无定论。

之一:玉洗之说

从杯腹的深浅、敞口的形状,墓主人的生平事宜及其他文具共同出土的情况看,有专家认为应是“笔洗”为宜。但笔洗须有实用性,口沿一般平整而薄,而此件荷叶杯口较敞开,无沥干水分功能,纳水量少容易外溢。因此,笔洗之说并不令所有人信服。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之二:酒具之说

鉴于北宋大文豪之说,人们赋予它一更为诗意的一面。

根据《宋史.苏轼列传》所载,苏轼也曾任玉局观提举。 苏东坡曾收藏有玉杯,有诗云:“吾谪海南,尽卖酒器,以供衣食。独有一荷叶杯,工制美妙,留以自娱。”又曰“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琢削为酒杯,规摩定州瓷。荷心虽浅狭,镜面良渺弥。”

南宋酒器普遍变为小杯小盏,此杯取玉之纯洁高尚、荷莲之清雅,体积刚盈手掌,观赏性大于实用性,不失为一件可供把玩且观赏性较强的精美饮酒器。

此玉质荷叶杯与苏轼所描绘的荷叶酒杯形象极为相仿。 我们不妨想像,苏轼之后的百年,同为玉局观提举的史绳祖,同样具有清新儒雅的文人风骨,某个清风月圆之夜,举杯与东坡先生开场穿越时空的对饮。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这便是这件白玉荷叶杯带给我们的无限遐想。

相关文章

  • 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注:此篇根据去年任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期间所得的一知半解所作。) 这是一件宋代的玉器,人们称其为“白玉荷叶杯”,现静...

  • 《荷叶杯》

    记得那年初夏,楼下,遇到君那时。喜不自禁语太急,欲迎却成休。 惆怅鹊燕双飞,别离,从此无痕迹。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

  • 荷叶杯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 荷叶杯

    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

  • 荷叶杯

    《书么书》~荷叶杯 文:书莹 南浦又寻别处,问汝,可记去时初? 唤来鸿雁问笺无,书么书,书么书? 《浓么浓》~荷叶...

  • 荷叶杯

    荷叶杯 记得那年仲夏,浅夜,初携丽娘时。杭序檐前避雨雷,未言先敛眉。 惆怅凄风寒月,悲咽,...

  • 荷叶杯

    海上夕阳欲沉,淡红的小楼在竹林的怀抱下映在霞光里。楼前幌子上是三个字:荷叶杯。门大开着,回廊上挂着各式的牌子,一边...

  • 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塘西面垂帘,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 荷叶杯

    别离经岁一席忘,无恙,许多年。

  • 荷叶杯

    欲喜风寒无泪,人醉。水秋凉。梦夜意与佳人晚,情断。草花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宋白玉荷叶杯的倾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zz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