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讲最近这一周可谓忙得不可开交,于是造成了较强的“写作困乏”。没时间写或许说得过于牵强,但是确切说没有了输入,于是输出成为极大困难。
说到输入,可能我书架上的“孩子们”有的已经等待得不耐烦了,有的已经安静地熟睡了数月。
而最难受的是我自己,没有读书的时日是何等的焦躁不安,是何等的精神空虚,是何等的束手无策。
可是“八小时之后的八小时”依然对我说那么短暂。
有时我又安慰自己:或许就仅仅是这段时间吧?
确实这段时间……
早晨六点半从家里出发,接着到校看守学生早餐,然后就是三节语文课。中午,看守结束学生午餐,然后是一点至两点的监督学生午休。下午偶尔可以休息一两节课,然后又是晚餐,晚课。最后是十点至十二点的查夜!十二点半左右到家,洗漱,一点左右晚息。
日复一日,于是就没有了“读”:读书、读信息、读课堂、读学生……
没有了读的日子是苦恼的,没有了读的日子是伤心的,没有了读的日子是“死了”的,更是麻木迟钝的。
难怪最近越来越弱智,难怪最近越来越没有了思维,难怪最近丧失了得心应手……
没有了读的输入,当然地,写的输出更是困乏。
前不久购置了几本书,准备上架,当这个寒假的“精神食粮”。

假期了,学生没在校了,教育生活故事就会终止。没有故事就不会有好的“创作”。
到那时,也愿那是,我会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啃读这些专业梳理,拓宽自己的视野、激活自己的思想,走出“写作困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