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困乏的多种窘相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02:01 被阅读0次

    最近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说不出什么感觉,也找不到什么具体的原因,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找不到“写”的感觉,当然每天勉强地去写,产出的无不是一些“低级产品”,愧对于心。

    或许,这就是写作中所说的瓶颈期吧!

    很多时候我会自嘲自己“难不成书读多了,最近带来的思考都太浅显”?还真是笑话,恨不得痛骂自己“垃圾”,没本事、读少了,甚至于没思想了还差不多,还美其名曰“读多了”。

    想想……也是,而且不单单是这一个因素,大致有如下的窘相吧:

    第一,少读或者读得没深度

    “读书”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前行,“读书”是最美的姿态,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读书寸步难行……

    “少读”,甚至于不读那么就会就犹如于泉水没有了源头,难以出现“源源不断”的盛壮。没有了阅读,就没有了古今中外、自己与作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就没有了思考,就没有追求的激情。

    回过头来反思反思这一方面,似乎也对,更确信这是最关键的“窘相”。确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在种种借口的“呵护下”好像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偶尔的阅读也是没有最佳的状态。也可以说,多数的读称之为“伪读书”,自欺欺人式的读书,或者说装模作样的读书。

    当然地由于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积极性,读书等于“白读”了。

    随之而来的,这样的读也就没有了深度,这样的读产生的“副作用”更大。

    第二,消极思想没激情

    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包含家庭生活的消极、个人工作的消极、没有成就感的消极等方面。

    曾经几时,每每外出学习回来我都会悲哀地发表自己“失落”的感叹。所学知识越先进性、理念越强、环境越优越,越革新自己的理念,这种失落感越强。可以很形象地说这样的学习犹如拉一个差生去观看优秀学生的精彩表演。我想带来的不会是积极进取之心。

    当然,我所说的言下之意不是反对向优秀者学习,而是表明在众多无奈的落后环境之下,面对种种的主客观原因,面对束手无策,我们所能拥有的是什么感叹?不明而喻。

    当看到小鸟一直在天上飞来飞去,你会毫不犹豫地在地下追随吗?

    这是一个简单的比喻,那么纵观全国教育,请问“天上教育”是什么?“地下教育”是什么?也是不明而喻。

    所以,不切实际的,高端的学习以及思考,似乎没有必要浪费心思和力气。哪怕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也不得不这样表达。因为,我相信很多的老师不喜欢多学、多写,安于现状,这也是最主要的方面。

    第三,不应该具有的迷茫

    很多时候作为“学者”,我会很糊涂地问自己“学习何用”?

    别笑话我问自己那么愚蠢的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简单的问题:所有努力的人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谁?

    毛泽东打下江山为他自己吗?国家授予你一个称号就单单为了让你享受吗?教育界为什么要评选出那么多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我想榜样效应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孔子所说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句很具哲理的话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是“立己达人”而不是“己立己达”就停止呢?

    当然,我不是想说我要做那么伟大的一个人、一名教师,我只是简单地告诉大家:“当所学的东西只能内化而不能释放能量的时候,学习也就根本没有意义,留给我的只有种种迷茫”。

    还别真不信,在身边大环境下,我们的学以致用大多情况是不敢“实验”的,无论对身边的老师还是学生,因为我们“失败不起”。

    那么,既然学习了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我又何必去学呢?

    “立己”是前提,但“达人”才是目的。做好自己很重要,但一个人只为了做好自己,这样的人是任何意义。同样地,自己学好很重要,但影响他人更重要。

    如果什么效益都难以达成,那么继续前行就会迷茫。是否必要就不太明显。就像我国的教育体制,老师是否需要继续多读书似乎影响不到他从教,所以“教书人不读书”成为一道教育的“风景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困乏的多种窘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pv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