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
独立与依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独立与依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作者: 团的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7-05-11 23:20 被阅读45次

    独立与依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独立与依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东方文明的特点让孩子依附于自己,孩子处于被包裹被吞噬的环境中,而西方文明更重视人的生产力最大化,关系中更强调边界。如果深入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一代的亲子关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父母通过各种渠道开始有了基本的教育意识,也知道不能强迫孩子做选择,但问题在于基本没有机会系统性的学习成长,很多父母在学校教育与自己的理念之间产生分歧的时候不知所措,有些父母过分的自我反而引发孩子与学校的对抗,或者就是父母与学校联手将孩子的主动学习磨灭掉,边界的把握与界定总是在摇摆不定,哪些事情是需要孩子自主处理的?哪些事情需要协助?孩子成长中不同阶段需要怎样的引导?这种动态的边界设立更需要父母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对孩子细腻的了解,实时做出调整,独立人格的形成的确是整个家庭动力运作良好的成果,在这样的家庭系统中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在课上老T说到:爱需要客体,而不是自体客体,分享需要制造情景,对方是完整的主体。说到爱,起码爱里面的一个人是独立主体,这样ta才能带领对方分化,或者就是关系本身不断激发着双方更深的觉知与向内探索,最终成就一段有创造力的关系,从母亲的角度来看,稍微有些觉知的母亲会不断改变自己,从而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意识到找代理人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在关系中介入有专业能力的他者,从而带动关系的分化也许是母亲很好的出路,我们开放性的关系中不断观察与深入探索关系模式,不断引入有品质客体并产生正向的链接,若有心改变一些关系模式,我们总会找到现阶段更切实的方法,不断调校着彼此的认知,前几天一位妈妈跟我分享,到了某一阶段,让孩子做老师教自己,她扮演一年级小学生也是极棒的体验,孩子反而开始了自发检查作业,认认真真教老妈书写,激发孩子主动分享的习惯,所有的关系都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我们是否用心感受与参与,这样的关系品质不断滋养着心灵,推动着孩子们的男性女性特质有不断整合的可能性。

    独立与依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课程要点:

    创伤 291

    &创伤、信念的断裂(自尊受到对自己巨大的冲击与否认,低价值感)

    &婴孩或儿童建立信任的能力,环境的供给一开始是符号其所需,继而是拒绝其所需。

    &婴儿或儿童的反应性憎恨破坏了理想化客体。

    (情感中最具破坏力的成分,憎恨,怨念,没有进行更高度的整合,父母明明看到孩子有可能跌倒而置之不理,憎恨会阻碍着孩子独立发展,造成吞食性)

    &反应是适当的愤怒或憎恨,而创伤则是过度与恶劣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当有适当的愤怒时,环境的失败并没有超越个体面对其反应的能力。(主体,有些小孩敏感纤细的心灵,容易产生过度的愤怒,适当愤怒还是过度愤怒与孩子素质有关。)

    &最终,创伤时对个体经验之纯粹性的破坏。(容易撤退回来)

    《家庭中的个体发展与创伤的关系》

    &创伤相对于依赖是一种失败

    &所谓创伤就是指对客体的理想化被个体的憎恨所破坏,是对客体无法执行其功能的反应。

    若父母是极不稳定的熵变系统,家庭动力系统的紊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创伤。

    初级认同 296

    &男性元素,他的客体联结之于客体,乃以分离为前提——在做什么

    &女性元素:“在那儿”,存在being,构成了发现自我的唯一基础,也构成了存在感(并且持续到发展出一个内在的能力,成为涵容者的能力,发展出运用投射和内射机制的能力,以及从内射与投射的角度和世界产生关联的能力)

    涵容:承载和包容性的能力很强。

    就像书上说:“随着婴儿的长大,这个关于自体感和身份建立的心理学,无论有多复杂,只有在自体感是相连于存在感的基础上,自体感才会出现。这种存在感早于'跟某人是一体的'概念,因为一向以来除了'同一'以外什么都没有。两个分离的个体可以感觉合为一体,但此处我所检验的情况却是:婴儿与客体,他们就是一体。

    &调动男性内心的超级同性恋气质,发现一个女人比他还优秀,男人内心发生裂变式变化。

    《当尼采哭泣》一书中,尼采是这样描述莎乐美的:莎乐美很美丽,但她更像一个真正的红粉知己、我孪生的心智。她了解我,为我指出新的方向——迈向令人眩晕的高度,以往我从未有过勇气前往探索。

    男性元素与女性元素的解离

    &哈姆雷特在父亲死前的和谐混融的状态297

    T:哈姆雷特与爸爸的关系没有人性,缺乏父子之间有机的链接,父亲是王者,是父王而非爸爸。

    &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态度的改变及对她的冷酷:他无情的拒绝自己的女性元素,这个成分已经分裂掉了并被转移到她身上,而他自己不受欢迎的男性元素则威胁着要占领他的整个人格 302

    &温尼科特晚年对分裂的男性与女性元素的沉思,她在寻找案例中更深的解读

    &他或许理解到早年他被他的母亲当成女孩,为此他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处理,却始终未能辨识出问题之所在。

    男性元素中我们常常会联想到一个人的父亲形象,女性元素则是母亲形象,若再深入一些会想到阿尼姆斯原型,这两个元素之间的整合通常会伴随着一个人一生的旅程,在生命的某段时光里,我们展示女性元素的存在,安全,抱持,而某一些时段,我们奋力的拼搏。

    不知你是否思考过:

    自己身上的女性元素是怎样的?男性元素呢?

    在生命哪段时间里,你体现着自身的女性元素/男性元素部分?那期间遇到了谁?ta身上哪部分吸引你,又有哪部分令你排斥?

    当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我们从很多人身上看到自己身上的某些部分,若我们少了些停留在表象的执着,我们最终会发现,那些出现在生命的客体也许往往呈现着我们的某部分,或者激活着某部分,当我们回顾过往,是否会有一条主旋律在引导着我们的生命方向?比如说重复被相同特质的人吸引,或者掉到相同的坑里,我们是否能够经历多样化的客体,他们的出现不断丰富着我们的阅历,整合需要伴随更深的自我反思与觉察,也许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不会偶然出现,脑海中冒出顺应这两个字来,顺应不是随便的态度,若真的被打动了,就投入并体验,当分离的节点到来,虽会忧伤但也坦然接受,这些一个个丰富的生命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某个片段,但足以令我们相互呈现,这大概是很棒的生命体验了。

    当我们开始能够熟悉应用这两种元素,过程中也在发生着融合与转化,但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分裂的部分,有意识培养自己的人,也许会在某个阶段,男性女性能量融合会以阴阳和谐的新能量展示出来。

    独立与依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立与依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ba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