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浦两年了,一直住在这个地方,刚来青浦特别不喜欢,那时候习惯了滨江的活力和清新,来青浦总觉得这里街道杂乱,房子老旧。每天小区里进进出出也都是些老年人,去市区又那么远。
两年过去,很多东西在变,比如我走的时候小虞还是单身,现在马上要当妈妈了,比如现在早上去外面跑步和跳绳,六七点钟的河边,我自然融入到老爷爷老奶奶之间,毫无违和。比如青浦的街道变规整了,我慢慢对这里有了感情,看到的不再是古旧,感受的不再是了无生机的古城。我慢慢爱上每天上班走的那条路,出了小区的那条路很好看,幼儿园和小学砖色外墙搭配夏日翠绿的枝叶,有时候天气好,透过枝叶的缝隙看天空和云,总让人觉得心情好。再走一走,有一家牛奶屋,牛奶很便宜,想喝了买着方便。名字我也喜欢。有一次骑车去朱家角,骑到一个地方,两侧是很高大的树,那一刻,骑着车,感觉不知道之后的路还有怎样的美景,觉得神奇。慢慢发现了淀浦河,牛牛家的小公园,早上或者晚上走一走很舒服。去年暑假有几天天空很漂亮,像漫画。这里水多树多桥也多,天空漂亮云朵也好看,青浦是个很美的地方,房间里就能看到很美的夕阳。
这个菜场去了两年了,菜场不大,总共也就十来家,最近一段时间慢慢觉得,和这个菜场的大哥大姐们慢慢熟了,总想写一写他们,觉得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人。
最常去一家卖菜的,起初是因为大哥人很好,每次都会多给点小葱什么的,有一次买玉米,又去另一个摊,阿姨人也好,我买玉米,她会跟我说好多,吃玉米好,不像那些烧烤啊不健康,吧啦吧啦,好多好多,絮絮叨叨的就是家里大人的样子,我一时觉得亲切,之后大部分都去阿姨那里买,对那个大哥还挺不好意思,后来偶然发现,他俩是一家。阿姨家后身的另一个摊位,也是他家。应该是媳妇。
刚开始我觉得特别逗,我要买蘑菇,大哥会说,我给你拿好的,然后就去里面鼓捣鼓捣拿来几个好蘑菇,我心里笑嘻嘻,心想,那外面摆着的卖给谁啊。
后来买什么菜大哥都是说,我给你拿好的。就很有意思。有时候大哥会给我推荐很嫩的菜,南方菜种类多叫不出名字,他推荐的那几样,都很好吃。
有一次买玉米,阿姨拿了闻一闻,说,今天的不新鲜了,明天再来买哈。大哥也在旁边说,明天来好了。要么就是有时候说这个玉米不好吃,别买。说不是本地的,不好。我有点感动同时哭笑不得,你们这做生意。。。。
他家知道我减肥,有一次进了紫薯,大叔问我,紫薯要不要,就这两天有的,你要我给你拿。
要吧。
还有一个事情,当时觉得要写下来,现在想不起来了。
还有一个卖肉的大姐。去她家买鸡翅,快走出门口的时候,模模糊糊听到好大的声音在喊,小姑娘!小姑娘!然后三四个人一起喊,小姑娘,小姑娘,多给了六块钱!!感觉整个菜场都在叫我,回去大姐给我零钱,说我给多了。大姐性格直爽,大大咧咧,嘻嘻哈哈。
第二次是过年回来,我去买腊肠,她说我一来,她就开张了,还是熟悉的爽朗和欢乐,和旁边卖肉的嘻嘻哈哈说,这就开张喽,她一个人,热闹了整个这一小片天地,我买完腊肠,心情也被她感染的快快乐乐。
卖鸡蛋的姐姐长的特别好看。
卖米面油的大叔有时候很大声地唱歌,特投入。
出了门有一家卖油条的,这油条没别的,就是好吃,而且又大又便宜。
搬家搬的多,又爱到处跑。我不是一个容易有归属感的人,但的确也会因为住在杭州觉得到了杭州地铁站的那一刻就很亲切。
而在这个大大的城市的小小角落,有他们,我觉得很幸福。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在陌生人这里,总有很多的幸运。
前几年丢了手机,手机掉的时候就关机了。回家过年之前打通了,外卖小哥说过年回来还我。
有一次去吃馄饨,阿姨觉得我吃不饱又给我加了好多。
我住的房子的房东人很好,即使我都是一个月交一次也可以,从来没有麻烦事。也没涨过房租。
遇见的室友们都很宝藏。
再写一个吧。
饭团记
上次回杭州,早上起早了就出去买早餐,因为之前有一次在河边买的一个饭团特别好吃,一直心心念念。还想吃,就去找。找了河边上次买的地方,没有,就沿着河出来,浙新附近早餐特少。又走了好远去了垃圾街,看看垃圾街有没有,也没有。就当溜达了吧。一路又溜达着走回来,买了一个早上的早餐。走到滨文路和浦沿路的十字路口,看到一个背影,我去,那不就是卖饭团的大叔吗,大叔骑着小三轮,我在后面追,大叔,饭团!!买饭团!好不容易追到,我气喘吁吁,大叔,饭团还有吗?我找了你早上。我笑嘻嘻的。见我喜欢,他也挺快乐,笑呵呵的,“哎呦,今天卖没了。”
见我有点失落
"你明天来,我七点之前在垃圾街,七点之后在积家和物美中间的小路”
好嘞
大叔刚要走
等会,我还是没太懂,哪?
就又详细描述了一遍
然后骑上他的小三轮走了。
我去买了豆浆和烧饼油条。
第二天我赶高铁,没来得及去。下次一定。
2021.6.2
城北新村记
网友评论